第四四九章 反常(1/2)
武三思只觉浑身发冷。>
连,连武则天也......>
也与那吴宁一条心了吗?>
细想之下,武崇训说的似乎不假。>
他为什么火急蹿升成了长宁郡王?>
为什么抗旨出京,还能顺顺当当地回来?>
为什么忤逆了老太太的意思,现在却能掌管户部?>
除了他就是吴宁,且老太太也知道他就是吴宁这一个解释,还有什么可能?>
“可是......”武三思又开始纠结,“可是,不对啊?”>
“既然姑母对吴宁宠信有加,为什么....为什么晋升李贤为晋王呢?”>
武崇谦在一旁道:“那就是老太太想传位李贤呗!想借助吴宁之才辅之?”>
“......”>
只见武崇训缓缓摇头,“绝没那么简单。”>
武三思反问,“何意?”>
萌公子道:“父王,还看不清楚吗?”>
“向来君王立储,都是文升武降,诸王避让。哪一个不是把掌兵大将借故派遣出京?哪一个不推举肱骨重臣执掌大局?”>
“又有哪一个不是把各个可争皇位的皇子、皇孙安顿妥当?”>
“可是父王,现在呢?”>
“......”>
武三思愣住。>
对啊,文升武降,皇子出京,这才是要改换储位,应有的格局。>
可是现在呢?>
这次武则天大行封赏,封的都是武将。>
像黑齿常之,人在河州,可是晋封国公的旨意已经发出去了。>
魏元忠更是仗没打完,人已经急诏回京,领兵部首官之职。>
还有李显、李旦这些皇子,亦有封赏,皆大欢喜。>
按理来说,武则天若是想改换心意,另立李贤的话,这样的举动是不是太反常了?>
而且,这还不算。>
原本武承嗣的那些党羽,老太太如果想换人,就算不是尽数剪除,也得大肆削弱,最起码要为李贤铺一铺路。>
可是现在呢?>
似乎除了一个晋王,没有一项是对李贤有利的。>
而且,非但没削弱武承嗣的党羽,细想下来,反而有所升益。>
比如说,武承嗣的那个女婿郑克义,就是去河东转了一圈儿,回来就从殿中侍御史的小官儿,变成了御史中丞。>
他那个不争气的儿子武延秀,甚至都没出京,就白捞了个左卫中郎将。>
还有他这些年网罗的那些个门生故吏,大多都有升迁。>
细数之下,除了户部有穆子究坐镇,兵部则是武则天下诏让魏元忠回京执掌,吏部由岑长倩代掌,其余工、礼、刑三部却都是武承嗣的人。>
而反观李贤,狄仁杰和岑长倩向来立场不明,只拥是李,而非李贤一人。>
铁杆儿李德昭和吉顼又都不在京中,他这个晋王,拿什么去和武承嗣拼?>
又有什么用?>
而且,武三思又想到一人,那就是成王李千里。>
就在前几日,老太太下旨接蔡国公李瓘回京厚赏的同时,武则天不显山不露水地还下了一诏,那就是:>
把成王李千里也诏回京来。名义上,是领辅国大将军之职,统领长安禁军。>
之前,武三思还觉得,是武则天对李瓘谋反这个事儿心里还是不踏实,是想把李千里调回到眼皮底下,好看着点。>
可是现在....>
现在再看,可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
武崇训说的对,立储事大,向来谨慎,怎么这回反过来了?>
李千里回来干什么?帮李贤巩固地位?>
绝对不是!>
别看李千里是吴王之后,和李贤一个姓儿。>
但是,如果真像穆子究说的,李瓘没谋反,那李千里就还是武则天的铁杆儿啊!>
那可就是,老太太让他往东,李千里绝不会往西了。>
这个时候让他回京坐镇,绝不是维护新皇,而是......>
好吧,到底是什么,武三思这个脑袋也想不清楚,只能问向武崇训。>
“崇训,你怎么看?”>
武崇训闻言,苦笑一声,“爹,孩儿要是看得清,那也就不用怕吴老九了。”>
“嗯?”武三思一愣,“你的意思是说,此番还是吴宁所为?”>
“父王!”>
武崇训道:“吴宁那日进宫,与陛下在太极殿整整呆了三个多时辰。”>
“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嗜血狂后
驯妻成瘾:无赖九皇妃
娘山108星少女
快去创造奇迹
神话从童子功开始
万千之心
心脏止跳
宇宙未来史
木叶食神
农女福妃,别太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