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两百一十八章忆往昔之事,说今日情缘(2/2)

一战,输赢已分。

那十几个送禅勋渡江的青年在芦苇荡中等了三日时间才闻禅勋已逝世,两军于本日决战,遂架小船往敌营,誓要在后方放一把火,烧了石虎的老窝。

小船方出芦苇,后赵巡边军士将一干人等逮捕,自知本日必逝世,为首的邀请见石虎。

押至石虎营帐,几番挣扎未果,直言来意,辱骂石虎,石虎曰“尔等之恨,吾深能懂得,然勇士之逝世罪不在我,祖逖未能守约出兵,至我军能全力一击,若祖逖守约,那日我军必败。”

几人怒骂道“你这蛮夷,休要胡言,本日我兄弟逝世便逝世了,阴间等着你。”

帐前执戟中郎举刀,石虎禁止道“本帅素来敬佩忠义之士,本日对尔等既往不咎,若真想报仇,何不往查明原委,不要枉送生命。”

几人虽不信这胡人之言,但身在对方军营,只能保命为先,活着,便有机会。

回到芦苇荡,领头的说道“在石虎军营听得恩公尸骨无存,唯有一衣冠菩萨立在渡口,你我且不会往,寻得机会偷了拿回乡里供奉。”

几人不由他说,各自筹备起来,只待机会到来。

黎明时分,几人被喊杀声惊醒,只见江面上冲天火光,一探听才知道石虎雄师趁夜渡江,与晋**队相遇,因不善水战,只三个时辰便败,祖逖亲率雄师追击,现已至石虎大营。

此等良机,千载难逢,十几人提了兵器,披上战甲,划小船往渡口,见两尊等身铜像,真是禅勋师徒,急忙搬上小船,走密道回乡。

石虎营中多能征善战之人,马匹兵器更是优于晋军,祖逖吃了大亏,连忙退回,石虎自知水上必败,亦不敢追击。

十几人抬铜像回乡,告诉钓鱼人经过,其叹曰“好汉短命,百姓之祸,他救我乡民,莫论初衷,现将二人铜身供在祠堂,凡我子弟,皆上香火。”

领头的从怀中拿出一卷绢布,递与钓鱼人性“与恩公分别时,他赠我此物,并说‘浊世之中,能者称王,强者弱,弱者食,乡民当习武以自强,不求闻达四海,但愿自保一方。’”

钓鱼人是乡中为数未几进过学堂的人,打开绢布看了摇头说“此乃孙子兵法,并非武学。”

“恩公说‘武学之道重在骨强筋健,十年磨剑只为一杀,而不杀者,谓之为正,能救苍生,救苍生而不认为名利,谓之为道,能存千古,’后生愚蠢,数日苦思不得其中奥妙,叔伯是上过学堂的人,能否知晓。”

钓鱼人眉头紧锁,拿着孙子兵法看了数遍,收起对这十几人性“此事容我细思,且先将恩公安置祠堂。”

月余过往,冀州官道现一奇景,年约十五六少年携**岁*,二人带青面獠牙面具,身着金边黑袍,脚踏镶玉胡靴,左配三尺长剑,右牵千里良驹;若说是游山玩水,却只见星夜兼程,若说十万火急,却不骑马,只在官道上行走,日行百余里,累了便小憩半日,饿了便吃些干粮;有好事者追随五六日,连连称奇,然不论路人作何说法,二人皆不予理会。

出冀州道,向北进燕国境内,好事者惊恐折返,行至荒野,摘了面具扔在一旁,竟是禅勋师徒,梦梨雨问“师父,逝世里逃生,此番往何处?”

“圣山乃我宗门,此番受此大创,当回避世俗,以待机会。”

“到了可否传我武功法术?”

“自然是,但你需谨记,他日若是与石虎沙场相遇,当退避以报恩德。”

梦梨雨面带怀疑,驻足执剑问“石虎何人,与你我有何渊源?”

禅勋止步,举头南看答曰“便是那络腮将军,若非他有意相救,我何来通天本事带你逃生。”

听得稀里糊涂,却也不愿多问,既然师父说是他相救,那便当他是恩人。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我有一枚两界印 老公,别乱来 倾世劫 冒险都市 重生之财源滚滚 穿越异世去修真 当编剧沦为反派[穿书] 重生1979:开局迎娶落魄千金 大唐第一隐太子 快穿之攻略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