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女神之泪(求票票)(1/3)

“今日起,中央学宫九大院堂中,除却院堂博士之外,另设院堂督察使!”

“看看吧。”

将手中的一份文书落在学宫令与学宫丞面前。

任由二人观看,周清随即缓缓而语。

“院堂督察使?”

学宫令二人相视一眼,这里是大祭酒的处理要务之地,此刻,只有他们两个人和武真侯在。

其余院堂博士等人并未前来。

闻武真侯之言,设立院堂督察使?

这是一个什么职位?

似乎并未听说过!

口中轻声疑惑,又将视线落在手中文书上,上面是……中央学宫的革新大致方略。

这就开始了?

还真是快。

“这份文书是直接经过国府和大王审核批准的。”

“中央学宫的革新从今岁就可以开始了,如你等之前上呈的文书,先从医者院堂这些影响不大的院堂入手。”

“明岁,变更院堂体系,更换院堂之名,混合教员方略,九大院堂不在各自独立。”

“除了院堂督察使以外,还有学宫总督察使,至于所负责的东西,文书上面都有。”

“你们先看一看,不懂的可以问问本侯。”

“接下来,以你二人为主,将具体事务落在院堂博士的身上。”

学宫大祭酒的办公处事之地,自然不小,只是,这里已经空了好几个月了。

除了日常的收拾、整理以外,也没有繁闹落下。

观学宫令两个人仍旧细细一观文书,周清随意说着,都是文书里面的内容,没有新的。

踱步此处,一览旁侧墙壁上的书架,随意走了过去。

中央学宫的革新整顿会持续很久,今日只是一个开始,具体的学宫人员没有裁撤。

也没有到裁撤的时候。

果然接下来不能够用力推进中央学宫的革新,那才是大罪过,尤以学宫令和学宫丞两个人为先。

对于学宫的革新,王兄那边没有太大的难题,很支持自己的那份革新文书。

王兄没有问题,国府那边更是没有问题。

有问题的还是落在学宫这里。

终究真正管理学宫的是学宫内这[连城 ]些人。

“武真侯,不知督察使的人选为何?”

学宫令将视线从文书上抬起,看将过去。

“国府那边正在挑选。”

“想要进入学宫为督察使,也需要考核,具体的人选? 半个月后会就位的。”

抽出一本农家的典籍? 是一些田亩耕种的要点、细节,还有一些农具的介绍。

典籍还是不错的。

就是和现在诸夏乱作一团的农家不太一样。

“武真侯? 从文书而观? 督察使……并不干涉院堂的具体教导?”

学宫丞细细浏览着手中文书,忽而? 神色微动,再次细细一观? 想了想? 还是问了出来。

从文书上来看,所谓的督察使就是如同庙堂的御史一般。

掌学宫内外言论、弹劾、纠察之事,若说权力,自然不小? 就是文书之语? 不涉及学宫具体要事。

那就不太一样了。

“为何要干涉院堂的具体教导?”

“教导的事情自然有博士和教员等。”

“不过,日后欲要成为学宫大祭酒,非有督察使出身和经历不可,或可成为永例。”

不干涉学宫、院堂的具体要事。

并不代表不重要。

反而,他们的职责很重要。

中央学宫现在有些。

为何有些乱?

那是因为九大院堂各自有些独立? 且中枢疏于管理,以至于各大院堂出现一些奇奇怪怪的言论。

有那些言论可以。

可以一起探讨嘛。

也可以成就文书? 交由学宫令、大祭酒探讨嘛。

实在不行,由大祭酒上呈国府也可以嘛。

至于批不批准? 那是上面的事情。

上面没有批准,或者公然谈论一些和中枢策略相违背的事情? 那就大大不妙了。

那就不好了。

“这……。”

听得武真侯这般一言? 学宫令与学宫丞二人顿时一愣? 旋即相视一眼。

这样看来,他们将来如果想要更进一步,也得寻求督察使的职位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绝世天妃惹不得 豪门重生之妇贵逼人 娇宠医妃:王爷,狠狠撩 二次元之综漫世界 十国行周 抗战之还我河山 黄金黎明 II 三国最强农夫 都市之巅峰传承 六零喜当妈后我选择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