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二章 两劝(3/5)

民,可免千里跋涉之苦、伏尸沟渠之祸。”

曹神洗继续摇头。

徐础又道:“我先从江东叛军开始,他们比较在意‘吴国公主之子’这个身份,我与七族子弟也有交往,劝说起来比较容易。”

曹神洗没再摇头,“吴人最为固执,七族子弟一直想要复国,你的身份只是方便来往,不能一呼百应,你要如何劝说他们接受招安?”

“东都虽然被围,大军仍在,人数不少于十万……”

“三十万。”梁凭之纠正道,他是军中长史,专管记录,任何时候都不能承认兵卒数量少于三十万,哪怕是对自己人也不能。

“不少于三十万。”徐础改口,“叛军虽多,分为南北两块,北军身经百战,又有孟津大捷,气势如虹,南军各自为战,或是败给当地官兵,被迫北上,或是侥幸打败小股官兵,趁势北上,皆不如北军之强。”

“的确是这么回事。”曹神洗点头,“南边也就宁抱关之军稍稍强些。”

“观曹将军之战略,必然先除弱,再图强,除弱以免除后顾之忧,专心图强才有胜算。”

曹神洗大笑,向梁凭之道:“英雄出少年,十七郎连咱们的战略都看出来了。”

梁凭之淡淡道:“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两人不会透露全部计划,徐础自然也不会问,继续道:“吴越王也看出这一点,所以他会接受招安,以避官兵锋芒,其他南军更弱,为自保计,接受招安乃是唯一选择。”

曹神洗与梁凭之互视一眼,开始觉得徐础的话有点意思了。

梁凭之道:“避开官兵锋芒,强大之后再来挑战?这是你们的‘妙计’吧?”

徐础道:“以上是我劝说南路叛军之辞,接下来,我要劝说曹将军与梁长史。”

“劝说我们什么?”曹神洗笑道。

“给予我节杖、车辆、钱帛,赐我钦差之名,方便招安。”

“不要粮草兵甲吗?”梁凭之嘲讽道,宁抱关眼里只有这些东西。

“无需,但要三十枚空白之印,随我使用。”

“嘿,节杖、空印、钦差,有这些东西,派谁去都能招安叛军。”梁凭之不等曹神洗开口,就表示反对。

徐础向两人拱手,“朝廷自行派出的使节,事后可反悔吗?”

曹、梁两人微微一怔,徐础继续道:“我有刺驾之罪,又是吴越王军师,无论招安成功与否,朝廷皆可反复之。”

梁凭之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