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二章 优劣(3/5)

军井水不犯河水,没错吧?”

“郭先生可以先这么假设。”

“假设如此,则冀、洛两州本当互成犄角,可是很难,其中最大的劣势就是大将军本人。”

“大将军立足之后还想抢夺东都?”

郭时风摇摇头,“我不知道大将军在想什么,便是吴王,估计也揣摩不出大将军的下一个想法。不是大将军掩饰得好,也不是他的想法太多,而是……”

郭时风笑了笑,那毕竟是吴王的父亲,他得注意言辞。

“郭先生但讲无妨,我了解大将军为人。”

“大将军心中空无一物,根本没有想法,所以才让人捉摸不透。大将军气势过人,但是身边必须有良将、谋士辅佐,才能走上正途,若是他自己拿主意,怕是尽为昏招,可能睡醒后心情不佳,想起吴王的种种行径,一怒之下就派兵来攻东都。”

“他身边倒有几位不错的参谋——乔之素还在吗?”

乔之素是楼温身边最受信任的谋士,徐础对他印象比较深。

“乔之素被派往洛州寻找楼六公子,不在军中,即便在,他的话大将军也只肯听三四分。”

“所以若是大将军占据邺城,我非但不能安心,还要分兵防备。”

“除非吴王真肯认祖归宗。”

“我若假和真战呢?有何优劣?”徐础问道。

“虽然计谋已经用过太多,但我仍有办法获取大将军的信任,让他放松警惕,吴王全力一战,至少有八成胜算。吴王将因此威名大振,此中益处说小就小,说大说大,不可限量。”

徐础想起田匠关于“名实”的那番话,喃喃道:“凡人皆弱,名方显强。”

“什么?”郭时风没听清。

“请郭先生接着说。”

“除了得名之外还有一桩好处,击败大将军,则邺城还在欢颜郡主手中……”

“嗯?”徐础感到奇怪,郭时风不说邺城在二王手中,却说郡主。

郭时风笑道:“欢颜郡主是名奇女子,虽为女流,却得士心,不少人死心塌地为她效劳。”

郭时风没提孙雅鹿的名字,这是他作为谋士的底线之一,可以出卖主人,却不出卖同行,此举所获极少,还断了一条可能的退路。

“她若真有这样的本事,邺城反成强敌,这是郭先生所谓的劣势?”

“长远来看,或许是劣势,一两年内,对吴王却是优势。”

“此话怎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