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逗留(2/4)
理,可你我二人不好提起,需找一人从中斡旋,让盛轩自愿调头。”
“我帐下有一名幕僚,名叫乔之素,口才颇佳,或可一用。”
乔之素原本出去避难,风头过去之后,又被叫回来,随济北王西行。
湘东王看向尹甫,“尹大人持重老臣、文坛领袖,与盛家人应当很熟吧?”
尹甫的确与盛家人相熟,但是不愿帮忙,拱手道:“不如这样,两位殿下暂留孟津,分出一千兵力,由我率领,疾往西京,至少先赶到潼关,确保离秦之门不被关闭。”
湘东王无奈,看一眼济北王,道:“尹大人非这么着急,好吧,你带上五百骑兵以为先锋,我与济北王随后,不会太远,如何?”
五百人就五百人,尹甫已经没心事挑剔,马上道:“好,请两位殿下签发命令,半个时辰之后我就带兵出发。”
“这就要走?现在是下午,天快要黑了,而且盛轩到访,尹大人不见一面?”
“我乃文臣,与带兵的盛家人不熟。”尹甫敷衍道。
湘东王亲笔写下军令,与济北王先后盖印,交给尹甫,“尹大人路上小心,不可过急,若生意外,邺城损失大矣,十万大军无从弥补。”
“两位殿下也要小心,对盛家人不可尽信,对城中梁军更要提防。”尹甫拱手告退,去选兵将,准备出发。
湘东王略有不满,“在东都的时候,尹大人不是这种急脾气啊。”
济北王笑道:“派兵接应冀州军,原是他提出的主意,又是他亲自带兵,自然要急一些。何况他赋闲一段日子,骤得重用,当然要尽全力。”
“的确是名忠臣。”湘东王道,心里已然得出结论,尹甫不适合乱世,只能为太平之臣。
夜色初降,南岸的淮州军统帅盛轩带着一只庞大的随从队伍,穿行两城,来到北岸冀州军营,拜见两王。
若在从前,湘东王与济北王坐在帐篷里等候便是,如今形势不同,两人站在营门下迎接。
宾主相见甚欢,盛轩是盛家不多的武将之一,与湘东王相识多年,远远地就下马,疾步趋前,跪地磕头,执臣子之礼。
湘东王大悦,急忙上前亲手搀扶。
盛轩带来不少盛家子弟,还有淮州的重要将领,一一介绍,仿佛是两家隔绝已久的亲戚再次见面。
到了帐篷里,宾主一边喝酒,一边回忆往事,忽而大笑,忽而感慨,两边的陪宴之人尽受感染,与之悲喜。
乔之素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