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五章 英雄两种(2/4)

,帐外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徐础不能随意外出,昌言之受到的管束不严,起身出去查看情况,没多久,气喘吁吁地跑回来,“单于回来了,将蛮王也带回来了。”

“还有别人吗?”

“我……再去问问。”

昌言之这回去的稍久一些,回来之后上气不接下气,站在那里喘了一会才开口道:“还有一位皇弟。”

“皇帝也被带来了?”

“不是,皇帝的弟弟,所以大家都去观看。”

徐础不知道张释虞还有弟弟,想必不是王妃所生,“单于果然迎上了邺城军。”

昌言之点头,“还有田匠,但是小郡主没来。”

徐础既意外,又不意外,叹道:“我欠田匠的人情越来越多。”

“公子还想知道什么,我再去打听。”

“不必了,休息吧。”

昌言之坐了一会,小心道:“公子好像……不如白天时高兴。”

徐础微笑道:“的确没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情。”

“公子总有妙计……这回也有吧?”

“有。”

昌言之长出一口气,笑道:“我就知道……”

“但是用不上。”

昌言之张着嘴,说不出话来。

“有太多的事情我对之‘无能为力’,周元宾说得对,总得先见到人,才能说得上话,我现在却只能‘威胁’别人与我说话。”徐础摇头,“一切尽由他人掌握。”

昌言之闭上嘴,仍不知道说什么。

“我险些忘了当谋士有多难。”徐础笑道,“想当初,我深知劝人之难,才决定自己称王,结果发现称王更难——重要的是,我并没有称王的才能……”

昌言之不能同意,“我们,至少所有吴人,都认为诸王当中,公子最有才能,可谓智勇双全。”

徐础摇头,“称王需要一以贯之,但凡有利于王业,没有什么事情不可以做,没有任何代价不该付出,我没做到。做谋士需要……需要与世沉浮,不执一端,如此方能左右逢源。”

“称王者也有仁义之人,谋士也有一直追随旧主的啊。”昌言之仍不能赞同。

“仁义属于‘没有什么事情不可做’,王者当然仁义,也会凶残,也会礼贤下士,但是都要有利于王业,一旦成为障碍,它们就会变成应当付出的代价。”

昌言之不吱声了,在内心深处,他的确觉得徐础在这方面有所欠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