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一章 新的征途(3/4)
床上的外公,心里却愈发的愧疚,是啊,似乎从他正式踏入刘家的大门那天起,仔细算算,他和外公在一起的日子并没有多长时间。
“外公,你放心,三生一定会勇往直前”李三生淡淡的说道。
就在这个时候,老爷子的生命迹象突然变弱了很多,而场边上的仪器也突然都报起了警。
李三生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大叫道“外公,外公”
一直守在另一边的医务办公室的医生们听到仪器的声音,立刻赶了过来,刘家一直在外面的长辈也都冲了进来,李三生被柳伊然拉开,他死死的看着医生们在病床前忙碌,眼睁睁的看着仪器上的那根线慢慢的化为一道,却无能为力。
晚上八点,刘老病逝于北京解放军总医院。
三天后,刘老的追悼会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党内老同志们尽数参加,刘家直系旁系所有人都赶到,唯一没有来的是李三生,但让四九城大多数人意外的是,柳伊然却在家属行列,这是什么意思,已经不言而喻了。
相比于三年前何老病逝的追悼规格,刘老的追悼会显然高了一个规格,对刘老一生的评价比起何老也都高了一个规格,党和国家领导人,久经考验的 战士,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这已经很高的评价了,也是刘家为老爷子争取到的最后的荣誉,这关系到老爷子一辈子的肯定,一个字一句话都要斟酌,最后还得中央讨论审批,特别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还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久经考验的 战士忠诚战士,还是忠诚的 战士,这每个词,每句话都需要的是博弈。再高一个级别的话就自然要加上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 战士,党和国家卓越领导人等等。
这是一个老人最后的盖棺定论……
李三生没有参加追悼会,他在哪?
他在刘家四合院老爷子的书房里面,一身素衣,眼神悲痛,站在书桌前,看着挂在墙上的那副字“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自言自语的发呆。
一个月后,黄昏日落,四九城李家四合院的院子里面,李三生一个人坐在椅子上,随意的拉着二胡,旁边放着一酒葫芦,里面装的是正儿八经的白水县的杜康老酒,是柳伊然找人给他弄来的,这一个月的时间,他都住在李家四合院和刘家四合院,几乎没有出去过,除过刘家的直系,没有一个人知道他回来了,天天泡在爷爷和外公的书房,看书弹琴拉二胡,陪着刘家人和柳伊然,过着平淡如水的生活。
这个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