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89章 名满京华(1/2)

宣武门外,西小市廊房,丈高的木桩竖挂条灰布幌子,幌子刺绣着“山海书社”四个大字,在随风飘中吸引e人的目光。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外城的建筑兼具北方的恢宏大气、南方的小巧致,书店粉墙黛瓦,前面的外墙半围正开道六尺高的门,主仆三人于门外下马,贾琮瘦高、书卷气,嘴角带笑,孙福中等身材、龙傲天粗壮,俩长随青衣小帽、红汗巾、长靴。

有e人、商人、下手伙计、民间驿传的人穿梭于此,生意看似可观,众人在这早间疑地看到两位掌柜亲自笑哈哈地出来迎接这位小公子,纷纷嘀咕。

京城是达官贵人所在,走在条大街上,没准擦肩而过的轿子就是位王爷,他们倒也不稀罕。

罗高才、郑寥迎贾琮到左面隔间,木讷的罗高才终于说出溢美之词:“小老儿们先恭贺小爷高中生员,老郑,抬账目上来。”

郑寥早会意地递过来给贾琮看,这小胖墩斜签坐,险些后仰跌倒,小心地抓起案上点心吃:“公子,自打你连中小三元。我们再版刊刻之时,就在‘山海老叟’后面注明:癸酉宛平小三元、大顺第神童贾案首名作。这不,后来《儒林外史》果然大卖几百本……不过……”

“不过商税重,你们没后台,是吗?老郑、老罗?想请我这参股的疏通关系?还有你们得卖了,别家也卖了我的书,是吗?”贾琮摊开账本仔细瞧,若非他成了股高手,看这古代账本,定是两眼抹黑。

“是啊,是啊。”两人纷纷痛心疾首地说,郑寥还爱惜地双手虚捧案上食物,那样子很是爱惜、吝啬,商人特有狡侩,这时代商人地位低下,贾琮也听说,郑寥吃够了穷苦,日日必拿食物放在旁边,看着才能睡着。

罗高才气闷道:“说是三十税,算上打点西城都察院衙门、顺天府衙门的钱,就去了半,变成十五税,再除去刊刻成本、工钱、南运脚费、钞关费用,公子,咱们赚头不大啊……”

“公子看这账目……”郑寥诉苦:“公子若中了进士,确实能保咱们长久不衰,可商税方面,能方便方便最好,这是涉及公子的入账呀……按公子当时的参股说法,薄利多销,是也不算亏本,可这几月下来,公子的分红,也不过区区三百两罢了……”

当《笑林广记》分册卖,贾琮卖了数十两,可刊刻出来再卖,并非如此,本书不过几钱碎银、数百铜板,那时郑寥要的是打响头。

贾琮收了分红银子,敲敲手指索起来,现代人穿越古代,多半要做做生意,比如发明肥皂、利用科技什么的,其实没有强硬的后台,经商赚大钱就是扯淡。在“我大清”,多少富可敌的盐商都被盐政改革玩死了。

晋商的崛起,皇商的名义不可忽视,这是天字号后台。徽商、浙商的崛起,是占了地利之便,更是西洋大航海时代的激发、催化,促进了商品经济。

贾琮对于经商,不是十分重视,开书店也不是暴利行业,他有更长远的目标:用书店打出他的名声,借此笼络志同道合的文人集团。赚钱,倒是次要的。

秀才已经不用交税、服役,还能免除两个下人的徭役,等中了进士,挤进士大夫阶级,自有钱财来源,自己买房、买地,做个小地主就已经足够了,没必要招摇。

钱,够用就可以了。像张居正那样过度奢侈,反而给人把柄,为他人做嫁衣裳,何必呢?

何况贾府的庄屯、房田,几年之是有保障的,当然贾琮不会寄希望于贾府的庄屯,也不会盲目安逸。所以才自己赚钱,不是故意小心翼翼,这是不得不为之:目下贾府够遭,自己实力不够强。

最高的政治斗争,是妥协。

“薄利多销就薄利多销,反正有赚头,是不是?”贾琮满不在乎道:“我知道商税重,可《儒林外史》大卖,已有对手眼红,同行是冤家,商税还是暂时不要免……”

贾琮从袖子掏出几份卷轴:“这些画照卖,五钱银子的定价……”

罗高才、郑寥大失所望,他们本来想借助贾家权势,大行方便的,这时打开卷轴,有几张是素描,这时代的人看着不伦不类,五钱银子?哪个傻缺买啊?但是,他们尝到了甜头,已经认定跟贾琮这个后台走,起码贾琮讲信义,不坑他们,还有点前途可期盼。

想严嵩掌权时,他门下人开的“日月兴”店铺,吃遍京城。作为读书人,真没必要在经商上浪费太多心,权力,就是财富,古今如此。

走出隔间,至山海书社大堂,这里有棋盘、书画、琴箫,供e人消遣,顺便赚些茶酒钱,大堂四柱与外墙之间的院场,又能供人踢毬、投壶。

整个书社外,充满了书卷气、士大夫生活的雅趣,这也是贾琮的提议。

进大门两边,装裱幅对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是贾琮用馆阁体写下的对联,原著是蒲松龄,这时代的人没见过,也是名联了,不少人专为观摩这幅对联而来。

贾琮悄无声息地个人坐在大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从影视世界开始穿越 腹黑王妃冷情王 重生之似水年华 漫威之别惹熊孩子 总裁的猎爱行动 赤侠 寻情仙使 乡村小农民 饥荒年,我嫁给了男主的反派长兄 极品悍女:一吻疯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