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 另有一番妙计(1/2)
想到往事,郑荣眉头不禁越皱越紧,啜了口茶,润润喉咙,继续说道:“虽然如此,可山陕道守军败得实在太难看,不处置有关人等便不能安百官之心、平百姓之愤。无奈山陕道节度军高级军官大多已经阵亡,那李俊也畏罪自尽,看来看去只剩下戴鸾翔可以背这黑锅。”
郑荣顿了顿,继续说道:“当时吏部、兵部商议下来是要枭首示众的。可孤见这山陕道诸将皆曰可杀,唯有这戴鸾翔功高至伟,便面呈先帝,将他保了下来。后来孤奉圣旨收复山陕之时,便将戴鸾翔带在身边戴罪立功,这才有今日之戴元帅。”
钟离匡和秋仪之听了郑荣诉说的这段往事,都唏嘘不已。
良久,钟离匡才说道:“那王爷对这戴鸾翔,可谓有再造之恩了吧?”
郑荣点头道:“话是没错,可如今却是刀兵相见,说这些又有何用呢?”
钟离匡微笑着摇了摇折扇,说道:“王爷既然同戴鸾翔有这样缘分,难道没有想过将他收入麾下么?”
郑荣想了想,却又摆摆手道:“戴鸾翔我还不知道么?他对朝廷向来都是忠心不二,你就算把他杀得就剩下一兵一卒,也未必就肯投降于我啊。”
“王爷这可就错了。”钟离匡道,“那是这戴鸾翔还未真正到走投无路之时。真到那时,自然便也就会臣服于王爷了。”
郑荣听了,却也反驳道:“先生此言差矣。就拿孤来说吧,当初在刑部大牢之中,身受酷刑、举目无亲,也丝毫没有屈膝讨饶的念头。孤素知戴鸾翔气节高尚,毫不逊色于孤,恐怕不会轻易就范。”
钟离匡素来口舌之上从不饶人,听郑荣这么说,便接口道:“戴鸾翔虽也堪称海内名将,但说起风骨硬挺又怎么比得上王爷?更何况王爷不过一时不慎,身陷囹圄之中,然而身后还有我等在想尽办法救王爷出来,其实也称不上是走投无路。”
秋仪之见两人就要争吵起来,忙插话道:“仪之听了义父和师傅的这番议论,实在有如醍醐灌顶,不才想出一条计谋,或可使用。义父、师傅可否指点一二。”
他见郑荣和钟离匡齐齐点头,便将心中计策从容道出。
郑荣素知自己这位螟蛉义子一向足智多谋,前些日子又是靠着他的一连串巧计才得以逃回幽燕,因此听得十分用心,连话都没插一句。待秋仪之说完,他这才说道:“仪之这计虽然巧妙,但见效未免缓了些,就怕我军撑不了这么长时间。”
秋仪之沉思半晌,答道:“义父说得丝毫不差。然而仪之此计,调用兵力资源并不多,并且就算不能成功,对我正面战场也是有利无弊,还望义父能够俯允。”
郑荣不置可否,扭头望了望钟离匡。
却听钟离匡缓缓说道:“仪之此计,正合学生心意。王爷嫌此计缓慢也是情有可原,学生也另有举措可供实施。”说道这里,钟离匡极为得意地将折扇收起,起身在中军大帐之中一面踱步,一面将自己的计策和盘托出。
郑荣听了大喜,说道:“好,钟离先生果然大才,这番机谋同仪之的可谓殊途同归。要以孤论,钟离先生此计堪称文韬、仪之之策可称武略,有此文韬武略,何愁大事不定?两位尽管尽心办事去吧,若是此计不成,我等再从长计议也不迟。”
当夜,秋仪之饱餐一顿之后便安心睡下,一直睡到次日卯时,才从容起床。他又美美地吃了一顿午饭之后,便叫上尉迟良鸿、赵成孝及出京之后还剩下的十书双全,以儒将自诩,文不加点便将这份军令草就,略略一看,见没什么纰漏,便递给身边书办叫他用印之后,便用前将军令,传发河南各地。
与此同时,突破了第一重障碍的秋仪之,又仗着人轻马快,只用了一个白天的短短时间,便已向南穿越邓州,进入河南郑州地界。
郑州离开邓州前线不过两三百里,便好似同身前这场交锋毫无关系一般,空气显得十分平静安详。
秋仪之几个月前参与平定天尊教之乱,对河南东部地区的地形非常了解。可当时郑州地面的天尊教乱民,乃是大哥郑鑫、二哥郑森领军肃清的,只十来年前,随幽燕王赈灾来过一次,记忆早已淡忘,因此自己并不熟悉此处风土人情,便要寻找当地贩夫走卒来询问道路。
然而年初天尊教之乱的荼毒尚在,路上百姓见秋仪之此行人马像极了从山上下来打家劫舍的响马流寇,因此纷纷避道而行,无人赶来上前搭话。
秋仪之无奈,见路边有个老农似乎没有察觉自己这群人马,还在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在地里干活,便跨马加鞭赶了上去,下马问那老农道:“老大爷,打听个事,好不好?”
那老农毫无反应,完全没有理睬秋仪之,依旧在地里低头一步一挪地给几颗打了焉的青菜浇水。这老农干活心无旁骛、极为认真,直到看到菜地里突然出现一双马靴,顿时一惊,高声嚷道:“你,什么人?!想要做什么?!”
秋仪之也被这声高声喊叫吓了一大跳,忙道:“大爷你不要喊,在下是来向你问路的!”
那老农指了指耳朵,又大声说道:“你大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被自己掰弯了肿么破
八戒
万古神尊
开局盗墓团伙跪请出山
重回八零之锦绣人生
方羽修炼五千年
超级监狱系统
快穿:舒心逆袭记
妃狠平常:你算那根葱
玩坏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