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羊脂玉(下)(1/2)
“喂,看看,这个能当多少钱?”正无所事事的老姜头却被眼前的来人惊了一下,他寻声望去,只看见一张坑坑洼洼的脸。<的,如今当铺老头直接叫到八十两,看来确实是块好玉”。
袁大头是什么人?牢中什么人都有,在此混迹多年的他早已练得一双火眼金睛,虽不懂玉,但他懂讨价还价“老头,你若是这样说,那便真是外行了,这上好的羊脂玉,就值八十两?”。
一旁的罗英心中不免着急起来“这老姜头,一块玉石,再好,能好在那里?为何一口价就叫到八十两?这还有的赚吗?万一砸在手里可如何是好?”
只是这老姜头一向谨慎,莫非这东西真值这么值钱?几日以来,听老姜头所说,他几乎从未失手过,还是听他的吧。
而老姜头却依旧不慌不忙道“那您说呢?您说值多少银子?”。
袁大头用他久经赌场的诈术还价道“一百五十两,少一分不当”。
老姜头急忙向罗英递个眼色,而后背着袁大头给他竖起一个指头,而后默默摇头道“既是这样,那这位兄弟便请了,本店最多给八十两,真是不好意思了”。
罗英心里这么想的,却看到老姜头的眼色后,还是照做了,这是他与老姜头的约定意思就是找东家给双方一个台阶下,而这东西确实还是想收的。
于是二人便开始演起戏来。
罗英装作劝说状“姜伯,东家正好在里屋,要不让他看看?”。
老姜头立刻发起火来“你什么意思?难道不相信我吗?我干了这么多年,连这个都看不出来?”。
罗英依旧不予理会“那可说不准,这么一块石头你给人家喊价八十两,万一给多了呢?东家待我不薄,我还是去禀报一声”。
到了里屋,罗英便径直向仲逸附耳道“老姜头说了,一百两”。
……
来到大厅,仲逸便上前打声招呼,只是打量袁大头一番,似乎有些熟悉之感,却又说不出口,话到嘴边却变成了“姜伯,怎么回事?”。
老姜头刚欲开口,却见袁大头一把将玉递到仲逸面前“好年轻的东家,这可是我祖传之物,您可不要看错了”。
仲逸缓缓接过白玉,“细细”打量起来,心中却是不由发笑这老姜头,真能想的出来,我能看懂吗?
“据本店的估价,顶多八十两”,仲逸反问道“不知这位兄弟为何要将祖传之物拿来当掉,是急缺银子吗?”。
袁大头眨眨眼,微微叹口气“哎,说来话长,家中老母祖籍山东,来京城后就再也没回过。前几日说起想回去看看,老母心愿,我自不敢违背,奈何一路车马、购物、住店开销等,而我囊中羞涩,借钱又怕邻居笑话,只得瞒着老母出此下策,也是无奈之举”。
末了,他才想起重点“只是你这八十两,很没有诚意啊”。
仲逸将玉还给他,叹气一声“哎,在商言商,这东西就这价,不过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就冲这一点,给你一百两,如何?”。
这时,老姜头急忙上前“东家,不可如此啊,你一句话便溢出二十两,要不让他去别处看看吧”。
仲逸见状便告辞,再次回到里屋中。
这一向精明有加的袁大头却不知所措,虽说算计归算计,但他毕竟不懂这玩意儿,反正一个月就来赎,一百两就一百两吧。
这时,老姜头上前道“既是我们东家说了,就一百两吧,多一文不收”。
袁大头也给自己找个台阶下“你这老头,钻到钱眼里了吗?听你们东家说的话百善孝为先,要不是看到这位年轻东家的面上,我还不当了”。
开好当票后,老姜头叮嘱道“一个月之内来赎,超过期限就莫怪小店按规矩办了”。
袁大头白了他一眼你就放心吧,不会晚一个时辰的,到时定会来赎。说完他便大摇大摆的走出门外。
见门口没了人影,罗英急忙将仲逸叫了出来,开口便是“仲大哥,你有没有发现?这个人长得像谁?”。
清瘦身段,脸上坑坑洼洼,一口参差不齐的牙,一副市井的腔调,一双精明的眼神……
“刘三儿”,二人异口同声道“蠡县城门守卫头领刘三儿……”。
哈哈哈……
老姜头虽不认识刘三,但从二人的谈话间还是可以判断出来刚才当玉之人与他们之前的一个熟人长得有几分相像。
罗英一阵大笑之后,这才想起正事来“姜伯,这到底是什么玉?有那么值钱吗?值二百两?”。
老姜头笑眯眯的抬起头来“这是上好的羊脂玉,市面很难见,属于名贵之品”。
末了他伸出一个指头来“一千两”。
“哐当”一声,罗英手中的茶碗掉在桌上“一千两?就那玩意儿?值那么多钱?那我们不是赚大了吗?”。
这时,老姜头却面露难色起来“人家只当一个月,到时就赎走了,就能赚几个利息银罢了”。
仲逸的心思却不在这银子之上,他不解道“此人看着并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玻璃之笼
重生之都市仙尊(都市仙尊)
重生女御天下
俗主
我就是神豪赵权
穿越之培植师
总裁来了
冷面总裁强宠妻
佛公子
特工警花的暖男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