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39章 桃李花(1/5)

许县, 在曹操地盘的西侧, 与荒废的司隶地区亦望。但严格说起来, 这里曾经是颍川郡的辖境≡荀氏为首的颍川世家带头缴纳赋税, 甚至出面劝服了兖州世家,所换来的利益, 就是学宫的新址落户在颍川。

不是荀氏的老家蝓,也不是钟氏所在的长社,或者韩氏的舞阳,但许县也好啊№县陈寔,也曾是“颍川四长”之一。

“总归能够落在颍川,便是我们占了便宜。”平日里沉默寡言的荀攸如是说,“虽然多年未见, 仲华依旧是那个仲华。但凡是她真心想做的事, 就没有不成的:算学如此,医学如此,重开百家, 亦如此。”

至于曹操为什么答应选陈家的许县, 这里面也是有门道的。陈寔本人起于寒门, 硬生生靠才名和运气得到举荐进入太学,但最高只当到县令←知道仕途走不顺畅,索性辞官刷起声望来,广开师门, 经营田产, 再加上会做人交友广, 渐渐陈家就兴旺起来,一屋子都是饱读诗书的子孙。

世家以陈家为名门,曹氏以陈家为寒门。

这就是一个平衡点。

陈寔老先生已经在几年前的天灾 中过世了,子孙纷纷逃离了破碎的许县”到学宫的地基打完了,陈寔的长子陈纪才在阿生的多次邀请下返回许县,滴儒学博士。

上有颍川世家的鼎力相助,下有被救济粮吸引而来的劳力无数,不过四个月学宫就建造完成,速度堪称时代奇迹。

青灰色的新瓦在冬日的阳光下熠熠生辉,廊柱上的棕红色漆料,在呼啸的北风中快速风干¨堂、回廊、藏书馆、水榭、辟雍,建筑物层层叠叠,从端庄的石阶到雅致的木楼,洋溢着朴素大气的美。

学宫正殿前的广场,可以容纳上千人听讲。而广场四周,竖有一百零二块石碑,均高三米,宽一米。

其中三十一块,是雒阳“熹平石经”的残碑,被曹氏从雒阳废墟中运回,修补完全′平石经涵盖了儒学最主要的七部经典,是两汉以来独尊儒术的最终成果,曾经立在雒阳太学之前,一共有四十六碑二十万字$今仅存相对完整的三十一块,枢十五块尚在收集和寻找之中。

蔡邕、荀爽等老一辈的大儒,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熹平石经的修复工作中。加上陈纪等儒学博士,构成了学宫底蕴最深厚的一派——儒门。

能与儒学相抗衡的,就是同样在汉朝历史上扮演重要角色的法与道。

《商君书》、《管子》、《韩非子》、《法论》等法家著作,早就经阿生和学子们编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唐朝贵公子 一出篮球一出戏 重生:开局逮到高冷校花超市偷窃 东京剑圣日常 医心不改 农门小娘子招婿路 不死家教 仙宫之主逆袭[重生] 悠然山庄 先婚厚爱:你好,陆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