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008 我爱这个时代(2/3)

城下湿漉漉的石板路,人来人往,别有一种江南情趣与韵味。

难得有这样的凉爽之夜,城内游人越来越多,就在苏晓和苏桓在城下走不多久,高高的城墙上传出一声轻轻的惊呼。

“下面应是苏三郎,前段时间三郎不是去了泉州吗?怎回了临安?”

城墙之上,一个身穿圆领长袍,头戴朝天幞头,约五十余岁的男子看到了苏晓。这名男子正在几个宫人打扮的从人陪伴下在观赏临安夜景,谁知无意间看到一个熟悉的人影,如此俊秀高大,不是苏晓是哪个。

身旁一个宫人立刻道:“官家,可容奴婢唤住三郎?”

五十余岁,头戴朝天幞头的男人,赫然是当今官家赵昀。

苏晓不是朝官,和官家也只是见过寥寥数面,但这挡不住赵昀记住他。除了俊秀的外表和挺拔的身材,苏晓怎么说也还是官家的亲戚,有些印象。当今官家赵昀原来的宠妃贾贵妃是贾似道的姐姐,贾贵妃也就是苏晓的表姑,说起来,苏晓要唤当今官家一声姑丈。

“唤住,唤住,吾要问问三郎为何回了临安。”

皇城城墙上的内官赶紧奉官家之命呼唤苏晓:“下面可是苏家三郎,若是三郎,速速给官家回话!”

这一声不要紧,正漫步在城墙之下的百姓纷纷抬头。

很令人惊讶的一幕,当今官家就在自己头顶,可路过的百姓却也不以为意,诸人抬起头看看当今官家,随后露出微笑,依旧漫步而去。

临安百姓司空见惯,见到皇帝竟然不施礼,也不用山呼万岁,百姓就这样平平淡淡继续自己的游玩。换做蒙元和猪尾巴年代,有多少脑袋都要被砍掉,百姓能够如此平静无波的面对皇帝,恐怕也只有这个年代才能见到。

但...这就是大宋,一个皇帝被称为官家的时代,官家之所以被称为官家...就是所谓‘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因为皇帝要至公无私,所以才称为‘官家’。一个贤明的皇帝,没有自己的私爱,私财,皇帝是代表上天来治理天下,天下的子民对于皇帝来说,都应当一视同仁。

在这个时代,你可以和皇帝相视而笑,把臂言欢,没有人会说你失礼;也不用战战兢兢视皇帝如虎,还可以和他一起蹴鞠,不用担心他是不是皇帝,尽管一肩膀把他撞开抢走他脚下的球...他只是官家而已,是大家共同的官家,他承载着天下百姓无限美好的愿望,还有遐想.....尽管官家可能不是什么圣君英主。

官家站在城墙上观赏夜景这算什么,还有越墙而出夜宿青楼,整夜嫖*宿的官家呢......

这一幕就真真切切发生在眼前,苏晓笑了,大爱这个时代啊!

苏晓抱拳一礼:“三郎见过姑丈,姑丈可好?”

这是私下,苏晓没有使用正式的臣子礼节,官家只是他的长辈,言行恰如其分,就是这个时代最典型的礼仪特征。

当今官家赵昀一脸和蔼的表情:“三郎不是去了泉州任吗?为何却出现在临安?”

苏晓叉手不离方寸:“此事说来话长,不便在此处详述,明日小侄当面回禀姑丈如何?”

“也好,也好,明日午时之前,散朝后吾在后园等三郎。”

皇帝身边美女无数,伺候的下人不可计数,但...皇帝这是多寂寞啊?竟然站在皇城的城墙上与臣子聊天。

苏晓莞尔一笑:“明日定拜望姑丈!”

“记得在北和宁门入城,吾让人等候三郎。”

“定来叨扰姑丈!”

事情说定,在当今官家恋恋不舍的目光下,苏晓与苏桓顺着大路翩然而去。

源于战争,迁都让临安的人口数量呈爆炸性增长,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临安城的居民区不断扩展,城内与城外实际上已经没有本质区别,就这样灯火琉璃。正因如此,晚上的临安城一般是不关城门的,苏晓和苏桓继续向北。

出了城,风清月朗,凉风习习。这可是临安夏日最难得的夜晚,空气清新的透入心扉,岸边游人如织。

西湖沿岸是临安的又一个中心区,楼台沿湖林立,园林斗艳争奇,寺观众多,正所谓“一色楼台三十里,不知何处觅孤山”,这个时代俨然是一个集居住、娱乐、文化、商业于一体的最繁华区域。

此时,西湖的画舫传出的阵阵丝竹之声飘荡在美轮美奂的夜间西湖之上。只见灯光闪烁,身穿华丽衣衫的女子在船舫上陪着客人轻声说笑,手捧酒盏坐在客人怀中劝酒,一旁的舞姬在翩翩起舞...画舫的灯光照耀着波光淋漓的西湖水面,让人流连忘返。

欣赏着西湖夜下美景,苏晓很不具时代感的背着手,他开始感慨时代的不同;恐怕也只有这个时代西湖才会在夜间如此璀璨夺目,后世的灯光灿烂绝对没有这样的古韵,更不会有如此的让人感同身受。

“三郎别来无恙!夏夜如此畅怀,何不舫上一同吃上几杯。”

恍惚间,一艘画舫来到近前,一个头戴儒巾,面色白皙的青年在画舫的窗中探出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六零:我带兄弟姐妹天天吃肉 临高启明笔趣阁 当骄傲仍然重要时 逆天神医妃:鬼王,缠上瘾! 盛宠皇妾 此妖归我 凶徒霸业 废柴公主很嚣张 不配II 名门公子:四少独宠,名媛影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