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8.4 歪斜棋盘(4/8)

横飞。

在和陆地岸炮对射了四十分钟后,圣索克的黑海舰队对河道的封锁宣告失败,被迫向南后撤。

三个小时后,在河道最窄的地方,海拉人架设了牢固的浮桥,海拉人的战车开入了帝国的南岸。

然而海拉人的快速进军,随即迎来了挫折。

枪焰领地天文台南侧三千米的发射场上,十六发十二米高的‘铅笔头’被树立起来。这是秉核这一年在家族中制造的二级弹道导弹,采用液氧和丙烷推进。弹头重量两吨,射程四百公里,精度秉核预计能够达到五十米范围。

这个导弹的技术水平:

就举一个方面的例子:二十一世纪导弹壳子采用铝壳甚至是碳纤维壳子,而秉核采用了碳钢壳子,整个导弹很重。

在二十一世纪同重量的固体导弹能被卡车在高速公路上拉着走,射程达到两千公里。

现在这些液体燃料导弹,被列车运到发射场,花费一个小时注入燃料,射程只有四百公里。

但整体技术虽然落后,各个子系统却和现代弹道导弹对应,可谓是五脏俱全。

在充当发射中心的天文台上,多个时代的工业画风掺糅着

秉核身边的悬浮镜面术看起来非常像地球21世纪末的全息界面。

室内操作设备上一个个机械扳钮开关,还有那一个个电流表电压表指针,是地球中国六七十年代的仪表厂的氛围。

但是在这个天文台上的一个个栏杆扶手的铆钉则是维多利亚蒸汽风格。

秉核拿着话筒正在对各个小组负责人下达指示。

室外操作的一线操作人员正在通过对讲机设备,向所属的小组负责人汇报。在导弹控制室中充斥着刻板的技术术语。

而在这严肃的气氛中,天文台的楼梯中传来了脚步声。守在天文台门口的骑士扭头看了看,确认了来客的身份,低声与同伴交谈了一番后,这位骑士按下了门上的按钮。

桌面前的灯光闪了闪,秉核从座位起身,走到了门口。

来客是秉核的大哥枪焰.罗思。

在走道口,秉核先是低头看了看手表,抬头对罗思问道:“你还没有走吗?”

罗思目光盯着秉核反问道:“你准备什么时候走?”

秉核顿了顿说道:“我是堡垒,就这么灰溜溜走了,多没面子啊!”

面对秉核玩世不恭的样子,罗思脸上变了变,然后严肃道:“帝国来电报了,有最新指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