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26.2 铸胚锻形(3/6)

在这一年内,均摘星虽然在天体塔学院的对战中战无不胜,但通过课程中的测演,是知晓着天高地厚,也晓得自己行路步数!

课程中,均摘星终于遇到了圣枪学院最顶尖的天才——苏天基。

如果说融继英是几十年未遇到的天骑士天才,而苏天基则是在指挥官系,强大的耀星,如果说当代年轻指挥官中,谁最有可能是下一位英雄位指挥官,苏天基是朝着这个目标跑得最快的一位。

课程中,均摘星比了三次。

基本上都是从头到尾被压制得死死地。上位指挥官最重要的,火力和进攻部队的衔接。

苏天基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呢?

在上千公里的战线上,他组织的全线,八十个进攻点上的突击,能对均摘星全面碾压。

仔细看一个突击点的战役安排,往往是核爆打击前,就开始指挥部分渗透部队朝着核爆区域冲锋,同时重火力开炮在预定地点内炸开一个个弹坑,等到核爆的两秒前,渗透部队刚好潜伏到弹坑内。

随着核闪光横扫一切。在弹坑中,兵团规避掉大片的光辐射杀伤,然后直接一跃而起,避过冲击波在低空中造成的不规则湍流。直接以一个弧线越过地面冲击波后,朝着那毫无抵抗的区域进行冲锋。这一个突击点上的两千多个单位,能够打穿四十万平方公里的区域。

苏天基给均摘星的影响非常大——因为均摘星眼中始终以最强为业界标杆。

在面对苏天基的打法时,先天不足的均摘星如果跟着走进攻路线将面临无解。

均摘星自我钻研的战术体系时,以能对抗苏天基横推为重要指标。

均摘星:“一个可以轻松被第一解决的老二毫无意义。必须要有抵抗最强的能力,能在最强者的威慑下有一战之力。这才是竞争的意义。”

嗯,陆地上正面大规模战役刚不过他,但是可以用前沿补给基地快速在沿海地区上浮。依托海上运输的机动性,将对抗的最大编制,压缩到一千个单位以内。

依靠这套体系,均摘星现在能够和他打个四六开——均摘星现在四,苏天基是六。

看似还是落入下风,但是重点在于:均摘星的军工生产体系全面强调移动,是整套兵工标准开始适应大洋上的机动运输。不让对方抓住。

故在课程中,和苏天基的第三场比测中,均摘星成功能在苏天基面前勉勉强强强撑,虽然也是败了,苏天基却只能在后期,依靠足够的人力,物力资源,才解决战争,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