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26.9 名声渐起(3/6)

未来工业联系》。

人类一开始干涉磁云星生态,是为了抗衡磁云星本土物种对自己的干扰,而现在电链虫和风筝海葵协同发展,为磁云星种田开采支援提供了新的思路。

自然界大灭绝,都是整个生产体系的崩溃,导致食物链上层能源匮乏,从而一系列大型物种被彻底解决。

人类的特殊性在于主动插手生物生产体系——种田。

按照均摘星论文上强调的核心概念:

控制自然的生产体系,调节生产效率,为自己物种提供充沛的能源。掌握了种田,以往那种可怖的灭绝,就很难灭绝人类了。

成群结队飘荡的海葵,俨然已是一种种田的模式,只要稍稍进化,就能如同滤网一样,把大片大片液氢层的金属物质过滤干净。而电链虫这种工具物种在风暴区的竞争,证明其足以保障这种海葵不受其他生态物种的侵蚀。

论文在描述未来的时候,难免有些自吹自擂。但是,也只有自吹自擂,才能让更多的人加入自己的主导项目。

科研这东西可不是,憋在家里面暗暗研究,闷声发大财。

其他人的科研成果愿不愿意交换,以及交流后知识产权的问题,那都不是最重要的。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一切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因为只有该领域,有其他同行在研究,有可供交换的成果,你才能有心思思考上述问题。

并且,首位提出该成功思路的研究者其公开研究成果看似被白嫖时,其实收获的是更宝贵的东西:以自己为中心的合作渠道。

【杂交水稻思路是袁提出的,但是彻底实验成功,将思路化为最为实用的现实,是全国研究所完成的。而后袁的科研部门能够持续拿出一流的成果,是因为在该领域中享有权威,合作渠道众多。】

这片电链虫的论文在分享过后,立刻引起了磁云星上很多其他悬浮城市相关科研者的兴趣。

然后就是源源不断的研究部门来和均摘星询问实验思路以及商谈合作。

均摘星与这些实验室签订了合作方案后,把自己的核心数据分享出去。但方向上以自己为主,把过去那些自己想研究,却分身乏术未能落实的方案,交给对方,约好未来双方在应用领域共享成果。

这些合作,确定了未来五年内电链虫族群要在整个磁云星的各个环境下,开始谱系众多的进化。

这肯定会撼动碎齿兽的主流研究地位,毕竟呢,磁云星的研究者们现在都已经察觉到:碎齿兽种类的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