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5 不可忽略的碳星进行时(5/6)
邦可不会花费大量资源为这些变节者们修建太空监狱。
联邦现在对平民开放的太空航行冬眠技术,通常都是以一个月为期,一个月后就唤醒过来调节两个小时,在整个行星旅途中,也就几次冬眠。若是长期在低重力环境下冬眠,会给神经系统、感知器官带来毛病。
曹新鸿手上掌握的碳星维生技术,可以让人类寄生碳星独有的大型植物。
这类大型植物内部汁液在设施的协调下,可以为人类供应营养液,只需要投送可以对营养液消毒的维生舱,再在植物下方挖一个洞,让纳米虫在底下把维生舱之间的线路给链接起来,就能宅在下面联网做梦。这恰恰是,土之星大变乱之前,土之星民众向往的颓废生活。
但是问题来了。诚然碳星上不需要那么多人探索。但是如果大家都这么躺着,等着探索的人卖命地积累知识,然后芯片直接获取知识就行了,那谁愿意探索,谁愿意在外面放哨保护领地呢?
于是碳星上就有了前辈制度,休眠者没有权限,越在外面卖命,积攒经验,就越有权限。
实行这个制度的碳星殖民集团度过了那段最艰难的时间。而现在工业设施起来后,终于可以支撑数百万人苏醒了。
但是这个前辈制度在社会上形成了一种非常根深蒂固的关联利益体,似宗族关系。却比宗族关系强一个数量级。
长者和后辈之间的关系,是思维传承关系。长者传承自己的思维模式,后辈按照这个思维模式进一步思考。有效的思考,会得到上者的认可,被纳入整套思维模式中。如果长者不认可,那后辈只能自己留着,找新的后辈来接纳自己思维基础。
这么一看:最基层的想法思维,会如同小溪汇入江河一样,汇聚到高层,供高层选择。高层提供了一个初始思维模板后,就不用创新思考了,直接汇总下面人的思维成果就行了。
啧啧,要论这模式的起源,可追溯——宇宙历842年3月,土之星上,浩北高原战役时期,均摘星五号在神子的逼迫下让出思维模式。啧啧,当年的那帮人,现在到碳星上了。
为什么说这种记忆传承的关系,比宗族关系更甚呢?!
宗族关系取决于血缘,而人类生娃是有限的。兄弟数量两个三个是可能,十个那是了不起的,至于二十个?母猪都没这本事。什么,你说同父异母?同父异母的兄弟可能从一开始就会因为母亲分配家产的问题而内斗。所以血缘为纽带的兄弟抱团是有人数上限的。
而现在这种继承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