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插章1 远方的信标(2/5)

远不老不死。

这个纪元,是一切太初之始。但是接下来恶魔登场了,依托光合作用开始贪婪囤积有机物同时制造毒气(氧气)的菌种登场了。为了财富(有机物),毁灭了所有物种的永生。

星球上大量二氧化碳被消耗,温度骤降,最初大灾难登场。原初生命们的族群从地表重新退回了深海,而后一退再退。

然而这时候,‘早期种’们出场了。

它们没有大型生物的细胞外壳,只有蛋白质包裹的dna,用人类的说法就是病毒。

这些早期种,成功地完成了对氧气种的重大杀伤。简单的厌氧大气得以保存,并且进入了地壳中,完成了金属丝的析出,这为电信讯号传达缔造了基础。进而在后面的有氧时代,也通过陆地水体底部的厌氧环境,保持了生命形态。

【从历史纵向时区来看,它们和另一种进化可能就此分道扬镳了。】

而后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在八百七十万年前,在整个星球金属质神经网络交错的时候,意场文明诞生了。

这个文明在漫长的时间内是地域隔阂的,因为有些地区金属丝密集,有些金属丝不密集。这就在星球表面上分为了一个个意识体。

然而这时候,地表进化出了可以光合作用的昆虫,在白天晒太阳,在夜晚活动。这就给了意场文明捕捉的机会,金属丝植入了昆虫,并且一些控制的信息也在数百万年间植入了昆虫中,然后就变成了控制虫群的意识。再然后开始利用虫群开采山脉矿产。

所以说,意场文明本体是一种意识体,虫群只是其驯化的工具。

人类用族群概念来看待虫群,代入“物种需求”理念试图和虫**流,那是很荒谬的这就如同擎天柱那群变形金刚来到地球看到车祸,总习惯性代入汽车老化,而没考虑驾驶员会低头看手机。

所以,不能把意场文明当成无艺术文化的虫群。人类也不会在坦克炮管上写美文,不会在飞机翅膀上考虑乐器设计、能在飞行时动听音乐的结构。

意场文明早期的艺术文化全部记录在岩石层中。这些早期意识,甚至会费尽心思在大理石中留下非常规整的纹路。当气流流入时候,会发出独特声音的纹路,这样的造物连绵三四平方公里的地层。所以说,无论哪个文明总有一批想要建奇观的家伙。

不过和人类文明最不同的一点在于。这个文明的战争思维,倾向于病毒式的感染,而不是吞噬。

他们发展到工业化(大规模析出金属,制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