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59章 第 59 章(2/7)

竟有一半以上的人都报了名,剩下的要么家中有老有小,要么是身有疾患。他这次挑了几个精明强干的,并表现以后有的是机会,让大家不要着急。这还只是第一次外出办差,后面还有第二次第三次第次……

在村庄里转了几圈后,大家创造小渔村虽安静祥和,但多数人吃饭穿衣都成问题。渔民靠打渔为生,米粮布匹都是打渔换来的钱所买。但想来,一年到头,能出海的日子也没有多少。避过了汛期和冷冬,一半的时间便没了。也不是每次都能打到鱼,常往的海域都被捕捞个差未几了,所以经常空手而回。一年下来,委曲糊口。

武帝下船后在驿站落脚,并未直接北上,而是等着周云见。他说要在这里逗留几天,待到将养殖业推广开来便可同他一道北上。

周云见知道,让打渔的渔民们只养殖不打渔,这有点难。毕竟打渔是他们唯一的糊口道路,假如放弃,则表现他们没有任何道路赚到口粮。除非先保障他们的生计,否则根本没措施把这些渔民召集起来。

所以转完以后,周云见便和他带来的这些人一起商量起了对策。无利不起早,假如不把眼前的利益让他们看到,他们是不可能参加养殖雄师的。

这回周云见没有直接给出方案,而是让跟来的长工们自己想措施。长工们各抒己见,表达着各自的见解。

有人表现:“我感到可以先给他们一笔安置费,有了钱,他们就能安安心心的搞养殖了。”

有人表现:“万一他们拿着钱跑路了怎么办?钱不是打水漂了?”

还有人表现:“没有先付钱后做工的道理,若是这样,那以后招工岂不是开了先例便不好打破?”

又有人表现:“是不是可以像家主之前想的那个措施一样,把养殖用具租给渔民们。”

最后有人反驳:“没有人信任我们这个是确定赚钱的,怎么可能有人肯出钱租?再说渔民穷成这样,糊口都成问题。他们做无本的买卖惯了,是不可能拿钱出来做投资的。”

投资这个词也是周云见普及的,想不到长工们活学活用,已经可以熟练运用。

长工们吵了半天,最后一个年纪最小的长工忽然提出:“他们只是担心生活没有保障,假如……我是说假如……,假如我们给他们供给衣食住行,让他们只专心养殖。待到养殖成功,再扣除他们的衣食住行,将赚的钱分给他们,不就可以了?”

正在一旁闭目养神,听他们争吵的周云见忽然睁开眼睛,朝那小长工看了过往。那只是一个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