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1章 义父(2/3)



曹操反问说:“你不信我?”

他本认为张让还是没反响,哪知道张让很自然的说:“我信。”

曹操一听,一双漆黑的眼珠立即划过刹那的惊奇,万没想到张让竟然说的如此流畅,竟没打半点磕巴。

实在曹操说得对,张让读过历史,虽不算熟读三国,但大约知道三国时代的重要事件。

十常侍乱政、董卓废立是三国之始,从此开启了好汉辈出、金戈铁马的军阀割据格式。

别看曹操固然目前只是一个校尉,但日后将是众多军阀之中,最强势的一个。

固然很多人都感到曹操是窃取东汉天下的奸雄,但是张让感到,抛开各种演义杜撰和话本来看,曹操并非一个奸雄,而是一个真正的好汉。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中,曾用八个字评价曹操——芟刈群雄,几平国内。

鲁迅先生也曾经说过,曹操至少是一个好汉。

曹操听着张让这简短的“我信”两个字,忽然有些语塞,一腔热血翻滚在心头,仿佛煮沸的滚水,不知为何久久不能平息。

第一个对他说,信他能改天换命的人,不是曹操的父亲,也不是曹操的狐朋狗友,而是曹操鄙夷不耻,根本不屑多看一眼的奸臣宦官……

曹操盯着张让,张让没有任何畏惧的与曹操对视,很久之后,曹操忽然“呵——”的轻笑了一声,也不知是自嘲,还是嘲讽张让,低声说:“你还真不好对付……”

他说着,抬起手来,食指勾住张让的下巴,大拇指轻轻的蹭了一下,将残留在张让唇边的碎屑掸掉。

张让身子一僵,似乎对于陌生人的触碰十分戒备。

不过曹操根本不给他任何机会,已经忽然收回手来,没头没尾的说:“警惕来人,此人不足为信。”

他说着,一个翻身忽然从窗口窜了出往,“吱呀——”一声轻轻关上窗户。

与此同时,就听到“踏踏踏”的脚步声,竟然真的有人来了,跫音在殿外停顿了一下,很快就是开门的声音。

温德殿的大门轰然打开,一个年轻男子从外面走了进来。

张让被董卓软禁在这里,除了偷偷溜进来的曹操,就只有发放饭食的士兵可以进进,这深更半夜的,忽然有人走了进来,实属奇怪。

张让借着暗淡的月光,打量着来人,大约二十出头的样子,年纪轻轻,身形纤长,长相撑逝世了算是秀气脸,长相普普通通,若是放在人堆儿里,尽对是一眼认不出来的类型,没什么辨识度。

那年轻男子穿着官袍,惋惜张让是个法医,对官袍没什么研究,也看不懂是什么官职。

年轻男子走到张让眼前,眼睛里布满了关心和紧张,开口说:“义父可还安好?”

张让并不识得这个年轻男子,但听他一开口,竟然唤自己义父,应当是大宦官张让收养的儿子,可方才曹操匆匆促离开之时,特地吩咐自己警惕来人,不足以信任。

十常侍张让爵位高至列侯,在东汉这个年代,宦官侯是可以世袭的爵位,因此在这个年代里,但凡是有点地位的宦官,都会收养义子来传承自己的衣钵。

年轻男子赶紧高低检查了一下张让,又伸手往搭张让的手段,说:“义父的脉象细进线,乃气血亏虚之兆,奉儿这便开一个方子,令人往煎药。”

张让虽不识得眼前这个义子,不过面上滴水不漏,并没有表情显露出来,而是说:“殿外有董卓的部队看管,你是如何进来的?”

他这样一说,义子张奉的脸上立即露出一丝僵硬,不过很快消散殆尽,对答如流的说:“不瞒义父,如今董卓的部队已经收编了雒阳所有兵马,全部雒阳城已经落进了董卓手中,朝中所有官员都回顺了董卓,就算是有些骨气的,也是敢怒不敢言。那董卓想要独吞义父的宝躲,生怕义父有个好歹,奉儿又是太医令,因此便让奉儿过来探看义父。”

张让不着痕迹的打量着张奉,本来“自己”的义子是太医令。

太医令是东汉时代,掌管医药的最高官员,通俗的说,实在太医令就相当于现在的中心卫生部部长。

张奉年纪轻轻,能胜任这个职位,想必也是受了他义父的荫庇。

张奉说罢了,声音十分温柔关心的说:“义父,董卓的权势滔天,如今朝中没有一个人敢与董卓反抗,义父就算徒留宝躲又有何用?董卓虽为了宝躲不敢立时对义父下毒手,但奉儿听说,董卓已经筹备令人来对义父用刑……”

张奉握住张让的手,眼神中流露出浓浓的担心和心疼,持续说:“义父,奉儿实在不忍心看义父受这般苦楚,不如……义父便把宝躲的地址告与董卓罢了。”

张让一听,终于算是明确了,本来“自己”的义子,是替董卓来劝降的,那满眼的关心备至,实在只是为了套出宝躲。

张让心里明镜一般,怪不得曹操临走的时候,会提示张让警惕。

张奉说罢了,见张让一直没言语,心里有些没底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破碎Origin 乡村御医 带着拼夕夕去古代 另类卡牌 权倾清末 摊牌了:我是重生者小说 田园锦绣:农家小厨娘 重生1977(重生之首富崛起) 摊牌了:我是重生者小说 剑中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