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新式耕种(下)(1/2)
“把种子都拿过来!”宋伯吩咐道。
仆役警惕翼翼的把一批专门挑好各大饱满的种子端了上来。
邵平走向前拿起一粒种子仔细视察过后,点点头道:“这些种子都都是被选过的?”
种子的改良与优选可以说是古代驯化作物的要害手段,可是如何选?该选什么,也是一门学问。但是之前一直是作为农家的不传之学,直到北魏的《齐民要术》才具体的提了其中的方法。
宋伯点点头,“嗯,这些是今年荆州、益州两州之地,经过精挑细选最优的种子。”
“殿下运购荆、益两州的粮食赈济灾民,顺手而为之事没想到用意如此之深。”作为一线运输职员的黄忠不由得感叹道。
“好了,好了,就不要夸我了,播种吧!”固然是这样说,但是刘辩的笑意却是掩盖不住的。
“播种!”宋伯大手一扬,顺手拿起一小袋麦种脱下鞋子,走进田中,开端亲身栽种。
邵平也拿起了一篓框种子走到一块空田随着农民一起下地,就连十来岁的枣袛可放下了手中的书简,参加到其中,这便是墨农的可怕性。
只有真正的深进到百姓其中。领会民生体察民情。才知道百姓们急切的需要的是什么。百姓们也真正信任你是真正能够帮到他的。
而不是袖手而立,站在国民的头上。表面空谈仁义道德,背后却是男盗女娼。
古代有句俗语叫做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这既是人们的比喻,也是人们对于读书人的讽刺。
刘辩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换好衣服,也挽起袖子,露出保养甚好的皮肤,拿过一小篓麦种,也开端走下地步。
“殿下,殿下不可……”黄忠与高顺大惊失色。
饶文更是哭丧着脸,跪在刘辩的身前,挡刘辩不让他下田。
饶文哀求道:“要是朱紫知道了,非扒了我的皮不可!”
“让开,谁是你的主子!”刘辩呵斥饶文道,绕过他走进了田里。
饶文爬起来,气的跺跺脚的大叫道:“还愣着干什么,一起来下田啊!”
说完饶文率先走进田内,殷勤的想帮刘辩拿种子,黄忠,高顺也走上前来。
“干什么、干什么、干什么?”刘辩刚要请教邵华,却看到这么多人下田斥责道:“你们到底是要种田,还是要把种子踩逝世?无干人等全部退出往!”
黄忠和高顺等人听到刘辩的吩咐,无奈退出了地步。
只有饶文厚着脸巴巴的跟在刘辩的身边。
“没说你是不?让开,在一边等我就行!”
饶文低声下气的求道:“就让奴才呆在这吧,就算殿下打我骂我,我也不走!”
刘辩也不听,直接让黄忠高顺两人把饶文撵出往,谁知道,没过了一会,他自己又屁颠屁颠的不知道从哪钻回来了,多了几次,刘辩也就不管他了。
由于是实验田的缘故,他们几人的播种也是格外仔细,开端,所有人都认为刘辩只是想体验一下,小打小闹。
但是刘辩以一个七岁孩童的身材咬着牙保持,仔细的按着邵华教的方法一垄一垄的播种,播完了之后,还将邵华请了回来,让邵华纠正自己的毛病,并且耐心的亲身加以纠正,直到邵华点头为止!
这样过细的做法,让刘辩不一会儿就大汗淋漓。饶文看得心疼不已,拿着手帕不停的给刘辩擦汗,几次想劝阻的话,都到嘴边还是咽了回往。
成大事者,必有坚韧其志也,刘辩就这样耐心的将兜内所有的麦种都播种了下往,才收工休息。
邵华都动容道:“殿下何苦要如此亲力亲为?”
刘辩喝了一大口水,回复了几分才说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若不亲力亲为,何知民生多艰……”
宋伯也感叹道:“若天下人都如同殿下一样知晓这项道理,何苦百姓要艰巨苟活下往……”
众人皆称服,刘辩摆摆手道:“宋伯,邵伯,吾也不能天天待在此处,田庄的事情还要劳烦您二位了。”
宋伯哈哈一笑:“吾等会的本事就是种田,还请殿下放心,老夫定不负殿下重托!”
“不负殿下重托!”邵华也拜道,正式确立了两者之间宾主地位。
刘辩上往扶起邵华温言道:“邵伯,不单单要开辟麦田,稻田也是要种的,南稻北麦,南方日后必定是帝国着重要开辟的方向!这一切,就拜托给邵伯了……”
邵华有些迟疑,还是忍不住劝谏道:“殿下,中原百姓还是食粟者居多,麦之产量虽高,但是煮熟难以下咽,乃是下等贫民不得已才吃的东西……”
刘辩哈哈一笑,也不反驳邵华:“过几日,吾送几样新的做法吃食给邵伯你们试试鲜,你们就会知道,中原的未来,只会是麦子的未来!”
邵华和宋伯面面相觑,饶文出言解释道:“几位老大人不知,我们殿下可是出了名的会吃,会做,殿下既然这么说了,那就必定是有把握的!”
他们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末日冰封:我觉醒了无限系统
韩娱之慢慢想起我
床上有鬼:凶猛鬼夫夜夜撩
豪门权少又黑化了
她包治百病
霸气总裁惹蛮妻
教练最强
诸天事务所
大明春色
恐怖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