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24章 土地运动轰烈烈,刀光剑影斗地主(1/2)

杨乐实行贸易法令的时候,崇祯也很忙碌,他忙的是另一番事情。

杨乐虽然已经明确做了丞相,成为了变法的大臣。但杨乐如何行使权力,才能进行大刀阔斧变法,这是他首先要考虑的事情。思来想去,崇祯决意仿效张居正。

张居正是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张居正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财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总括赋、役,皆以银缴,达到太仓粟可支十年,周寺积金至四百余万的辉煌成就。军事上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镇北边,用凌云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乱。吏治上实行综核名实,采取“考成法”考核各级官吏,“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政体为之肃然。

崇祯认为,杨乐的变法和张居的正如出一辙。目下,他的第一要务,就是要把杨乐的这个变法衙门建立起来,使之立即投入运转。

他决定把变法的总衙门就定在国安局,一是因为这里原本就是老驿馆,交通方便,下达命令快速。二是有国安局作为支撑,为杨乐保驾护航,变法能够顺利一些。

当然,他很明白,虽然他以皇上的威严压住了文武百官,逼迫他们拥戴变法,但是,这其中必然会有人跳出来扰乱变法,这是每一个变法都不可避免的事情,变法所谓的变,就是要触动某些人的财路,杨乐断人财路,必然会受到打击报复,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为今之计,为了安全起见,他已经让东厂严密监视文武百官,凡有异动者,不用汇报,立即逮捕!

崇祯正在沉思的时候,曹化淳走上前,躬身道:“皇上,按照您的吩咐,已经全部安排妥当。”

崇祯揉了揉胀痛的太阳穴,关切道:“公公辛苦了!”

“为皇上分忧,是奴才应该做的事情。看皇上的模样,昨夜又没有睡好吧?奴才还是那句话儿,请皇上多注意龙体,有些事情让奴才们去做就好了。奴才已经让御膳斋沏了凉茶,您喝点儿提提神吧。”他端过一杯茶,呈给皇上。

崇祯接过去,打开盖子,细细的喝了一口,问道:“杨爱卿那边有什么消息吗?”

“据探子回报,杨国公推行的贸易法令十分顺利,京城大大小小的商户都已经登记造册,目前倒没有发现有什么异动。不过,今个儿杨国公要到京郊分地,新土地法牵扯的人物甚多,冲突利益甚大,要不要出兵协助一下?”

崇祯嗯了一声,思索片刻,放下茶杯,说道:“是啊,朕总感觉哪里有些不对劲,变法的消息闹得沸沸扬扬,这些达官贵人、地主豪绅却是一点儿动静也没有,你说这是为何?”

“难道他们想玩一场大的不成?”曹化淳心思敏捷,一下子就想到了问题的关键。

闻言,崇祯脸色突然一肃,高声叫道:“快,快去集合所有的东厂番役、锦衣卫,跟朕出宫,单单神机营恐怕压不住那些人!”

曹化淳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立即召集队伍,簇拥着崇祯皇帝前往京郊。

……

杨乐趁着菜市口热闹的大集,推行贸易新法,让他没有想到是,除了少数商户拒绝登记外,大多数商人还是很配合的,这让他对变法有了些信心,也让他稍稍地松了一口气。

此时,在神机营的护卫下,杨乐坐着马车来到京郊东北方向的一片土地上。

这一大片土地,经过丈量,一共一万亩。原本这里是农田,却在户部的土地薄上赫然写着大地主钱百万的名号。国安局经过详细的调查,这片土地是钱百万强行霸占的农田。

明朝之亡,亡于何故?当下普遍认为是吏治腐败、外族入侵和农民起义,诚然这些都是重要原因,但诱发这些的根本原因却是土地兼并!

中国华民族自古就是农耕民族,土地对于农民来说就是一切,在他们的认知里,有土地便拥有了一切,没有土地就什么都没有。这种思想直到今天还在影响这中国几亿的农民。

明朝的土地兼并可以说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潮,大量土地被皇帝以恩赏的形式赐予皇室或大臣,在地方有钱的官绅又千方百计的通过肮脏手段兼并土地,最突出的就是藩王占田。万历时,福王封藩河南,明神宗一次就赐给他田地二百万亩,河南土地不够,“并取山东、湖广田益之”。天启时,明熹宗下令拨给桂、惠、瑞三王和遂平、宁国二公主的庄田,少者七八十万亩,多者三百万亩。各州县已至无田可拨,于是勒令各地人民分摊银租,叫作“无地之租”。这种情况,是前所未有的。

在四川,一个普通的地主就占有几十家佃户。在浙江和福建,有田的仅占十分之一,大多数农民都是无田的赤民,不得不为地主做长工、做佃户。北京、山东、山西、河南、陕西、湖广等地的绝大部分的腴田(肥沃的田地),都被王公勋戚和地主豪绅侵占。

“求田问舍而无所底止”。江南的缙绅富室,占田少者数百亩,多者数千亩,乃至上万亩。河南的缙绅富室,占田少者五万亩,多者至十余万亩。

经过前朝张居正的精心测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诸天最强学院 我与魔王勇者的日常物语 穿越之相杀相爱 杜愚偷偷养只小金乌免费阅读全文 星空之剑破 妻乃大皇帝 丹武至尊(无上帝尊) 官场争雄,从女书记的秘书开始 遗腹阴 寒门美食赘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