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21章 醉翁之意劝归京,八大纪律即诞生(1/2)

杨乐听着熊文灿的一片说辞,又听熊文灿一声叹息:“若我大明多上几个像国公爷这样的英雄,又何惧什么流寇?何惧什么红夷?可惜,可惜,可惜啊……”

他连说了几声“可惜”,好像很为杨乐的离去可惜一般。

听他这么说,杨乐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违心说道:“熊大人实在太抬举在下了,我大明有的是人才,像杨阁老(杨嗣昌)能出谋划策,又有卢将军、孙将军领兵打仗,何必担心什么流寇红夷?”

“国公爷,话不能这么说。”熊文灿继续道:“我是针对大明时弊说了一些真心话而已。若连这些真心话都无法说出,那我大明就真的没有希望了。”

他的脸上忧心忡忡,此时的他完全不像一个春风得意的人该有的神采,更像一个为了大明前途而忧虑不已的臣子。

杨乐一时也不知道当说什么,沉默在了那里。

“红夷和流寇,我大明尚且不惧。”熊文灿忽然话锋一转:“前番国公爷率领我大明水师痛击红夷和刘香联军,杀的红夷再也不敢进犯我大明。况且红夷目前的危害只在东南沿海一带。

再说流寇,自从高贼被捕之后,李逆自成、张逆献忠、马逆守应等,号称‘三十六营,二十万人马’,各路逆贼拥推李自成为首领,不过,只要按照杨阁老的计策,消灭他们只是时间问题。

而我心中忧虑的,是北方的那些清兵,根据关外密探回报,皇太极正在大肆的招兵买马,存粮运草,这几个月很可能会再次南下进犯京师!”

他说的口渴,端起茶碗喝了一大口,喝得有些急了,呛得连声咳嗽,过了会儿才平静下来,道:“大明内忧外患,原先的改革又被反对派废止,国库里的银子不出半年就花光了……皇上下了密旨,派臣前来,说是思念国公爷……让国公爷回京……”

“至于以前的事情,皇上可以既往不咎,毕竟温大人也是该死,如今弹劾他的大有人在,而曹公公搜罗了不少证据,皇上对您的做法也谅解了……”

“国公爷,我说了这么多,无非是皇上的意思,京城岌岌可危,需要国公爷再次出手,力挽狂澜啊!”

杨乐眉头一皱,委婉地拒绝道:“熊大人,台湾距离京城千里之遥,来回奔波,十分不易,皇上思念臣,也是人之常情,只是……我已经厌倦了朝中的争斗,台湾远离京城,没有勾心斗角,让我做一个逍遥王爷,不好吗?”

“这……”熊文灿没想到杨乐会一口拒绝,也就是这位国公爷,天不怕地不怕,什么事情都敢做,换作别人,皇上让进宫,谁敢抗旨?

张清远早料到会是这个结果,既然皇上让他做说客,必要的时候必须说上一句话,否则回去如何交差?“国公爷,下官有一句话,不知道该说不该说。”

“张大人,但说无妨。”杨乐一直对张清远十分客气。

“下官觉得,国公爷还是要以国事为重。皇上此举,恐怕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传闻皇上为了发军饷,连宫里的家具都典当掉了……您不看僧面看佛面……”

杨乐摆了摆手,打断了张清远的劝说。“土地改革虽然半途而废,但是这七八年的实行时间,朝廷应该是有银子的,就是现在不知道到那里去了。”

“这就是我不愿意回去的原因之一,你们觉得……这艘满是蛀虫的船还能撑多久?”

“我已经累了,彻底累了,是心累……或许,我一开始的想法就是错误的?”

“凭借一人之力,力挽狂澜?可能吗?”

“太难了!”

“难于上青天!”

杨乐摇了摇头,忽然站起身来,悠悠说道:“回去替我转告皇上,总有一天,我会回去的,不过不是现在,总有一天,我君臣还会相见,因为我是朱兮兮的丈夫,也是大明汉人,我不会让清国入关!”

“送客!”杨乐挥挥手,不再听他们的劝说。

熊文灿目瞪口呆,连同张清远一起,被几个带刀侍卫请了出去。

……

这个时候,诸葛师被侍卫抬着竹椅走了进来。他早就猜到了熊文灿的来意,也知道杨乐为何把对方赶走了。“接下来,国公爷打算怎么做?”

杨乐在房中走了几步,思索片刻,道:“离开京城之前,国安局的密探全部隐秘下来,如今,我需要重启他们。一个是让他们寻找懂得农学、地质学、数学、医学等等的人才,另一个是密切注意卢象升、孙传庭和贺人龙三部人马的动向,所有的信息我都要。”

“另外,这里有几个人,是我能想到的大才子,吩咐下去,把他们请过来。”

诸葛师接过名单,看着这些人,他大体能明白杨乐要干什么,名单上有宋应星、徐光启、吴又可、徐霞客等人,全部都是当时十分有名的科学家。

“徐光启……可是朝中的大臣,这……”

“无论如何一定请他们来,至于方法,国安局的兄弟们应该知道如何去做。”

诸葛师明白了杨乐的意思,点点头,将名单收了起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凤降龙:朕的皇后很彪悍 贼天子 他打铁出身,竟横压万古 宠婚诱罪 无限大杂烩 最强仙医奶爸叶云霄安若溪 爱似浮屠情入骨 天降三宝总裁爹地跑不了 神算萌妻:傅太太才是玄学真大佬 大佬我真没偷你儿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