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吐槽《天将雄狮》(凑字数的)(1/2)



该片就差不多是这样,开头霍安调节西域诸部的矛盾还没铺开,就被忽如其来的感情戏给掐断了。

这点还算是一个伏笔,虽然太过老套。之后霍安和妻子还没聊上几分钟,他的手下就出事想看的书几乎都有啊,比一般的网站要稳定很多更新还快,全文字的没有广告。]

霍安赶到都护府,二话不说,背上黑锅就去了雁门关。

刚到雁门关,便莫明其妙来了一场大混战,一场群架没打明白,就被筷子兄弟乱入搅乱了。

西域各族们刚到相亲相爱的时候,罗马残军就到了。雁头冲出去中伏,霍安顶上位置带着七八个人就出城迎救。

一场单挑就来临了,打到半路,沙暴来了,大家携手进城了。

进城之后,又是不打不相识、相亲相爱的节奏。霍安整个儿和平大使,形象无比高大,促使罗马人用数学来帮着修雁门关。

城墙刚修好,大反派就来了。

又是各种混战,其中霍安还回了趟家,让他老婆领便当了。

霍安为了西域各族,大无畏的愿意牺牲自己,终于感动了雁门关一众及各族,定了一个绝地反击的计划。

又一场混战,最后反派灭亡,正义必胜。

看完上面这一段,个人忽然想起了a计划。但是a计划没那么大的野心,格局做得小,所以即便混乱,但还是可以厘清。

这部电影却因为剧本结构的不扎实,造成整部电影中的人物性格趋于平面化,不管是主角霍安,还是配角龙套,除了布洛迪以影帝级的实力跳脱了剧本的束缚之外,其余无一幸免。

03、有关龙套和酱油

这电影里有不少完全不必要的人物,可有可无的人物,以及需要刻画却一笔带过的人物。这些人即是配角、龙套和酱油党。

首先说完全没必要的人物,比如开头朱孝天和林嘉欣演的考古家,这两个人物就完全可以删掉。对剧情其实没有半点帮助,还占了时长,是彻头彻尾的酱油。关于前后两场现代戏,我猜可能是成龙的趣味。因为神话里,他也是这么做的。好像不这么做,就无法证明电影是根据史实改编的一样。但这部电影又真的跟史实没多大的关系,这是一个比较大的矛盾点。

至于可有可无的人物,首先就是霍安的妻子,这个人物在剧情中的推动作用其实很少,死的也有些仓促。按说霍安既然被安上了通敌的罪名,那他的妻儿绝对会被控制,不会出现霍安单匹马就能把人救下来的情况。霍安的妻子这个角色完全可以形式化,变成众人嘴上提及的角色,如同那个从没出过场的太守。

需要刻画却一笔带过的人物就是崔始源饰演的殷破了。按预告片以及海报介绍,殷破是一个武功高、重名利、心机深的人物,与各方的利益、矛盾都有着微妙的关系。但看完电影,你会发现这就是一个二货,傻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完全就是刻画不足的原因。做为故事前期的推动者,殷破的出场实在是太少了,而且出场的剧情也不是在表现他的阴险、重名利、心机深沉,反而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他陷害霍安的事情,既没有在事前给出伏笔,也没有在事后让两人对质,完全是一个无头无尾的口头情节。简直浪费了一个可以深的人物。崔始源也是演技太稚嫩,在有限的出场时间里没办法用演技来表现自己的层次感,所以只好在妆容与表情上下功夫,终究是流于肤浅。

另一个需要刻画的人物,就是冷月。她的对霍安的感情来得很奇怪,只是因为霍安揭了她的面纱,她就义无反顾、舍生忘死的爱上了霍安,不惜拿全族性命去救霍安。也许是电影的篇幅太短,没办法深入刻画这段感情。但这其实是成龙电影的通病,女主无一例外是花瓶。

04、关于成龙

成龙毕竟老了,打得不如从前灵动,但至少架子还在,藏着些比划,还有宝刀未老的感觉。

但是成龙喜欢说教的毛病又犯了,这是观影过程中很令人不爽的事情。

观众来看电影,不是冲着受教育来的,而且还是如此生硬的说教。勇敢的心为了表现自由,用的不是说教,而是血淋淋的教训,以及主角临刑时振聋发聩的呼声。而天将雄师之中,至少有三四场,成龙向人说教的场面。为什么说是成龙向人说教,而不是霍安向人说教?因为成龙演的根本就不是霍安,而是他自己。之所以那么多人说成龙没有演技,很大一部份的原因就是成龙一直在演他自己,或者是在电影中塑造他自己的正面形象。

影片之中,有两处太阳在成龙身后的情形。一次是朝阳,一次是夕阳。阳光在成龙的脑后氲开暖光,正像是佛祖像后的光环似的。不知道这是摄影师的恶趣味,还是成龙的恶趣味。

二、优点

0、主题明确:

这是一部古装主旋律电影,其主题的光伟正比之抗日神剧都要高上一个档次。守护世界和平的这个主题保护好了电影,让他在广电局少挨了几剪刀。

在当下流行正能量的社会上,这电影恰好迎合的潮流,即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捡个妖精做老婆 [综]在一起 华严 杀马特又又又考第一了 祸国·式燕 冥王逼嫁:驱魔少女,Go! 库洛牌的魔法使 穿书女频,我就要选女魔头! 佳妻来袭 鬼喊抓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