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21章 犹豫(1/6)

若说戛纳电影节的来历,还得追溯到二十世纪的三十年代末。简单说呢,就是实体战争背后的文化战争。

当时,法国有感于德国和意大利高涨的***主义气焰,特别是德国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在1936年大力运作莱尼?里芬斯塔尔拍摄当年的柏林奥运,之后便成为那部赫赫有名的纪录片《奥林匹亚》。而且,此片还强势入围了1938年的威尼斯电影节,并夺下最佳外国影片“墨索里尼奖”。

于是乎,时任法国公共行政及艺术部长的尚?杰伊,就接受了别人的建议,决定在戛纳创立新的国际电影节。

也就是,所谓的文化宣传对垒。

第一届电影节的全名,叫国际电影节,首任主席是路易?卢米埃尔。他的名字或许很陌生,但他的功绩却足以闪耀千古。

1895年,正是这个家伙和他的兄弟一起,发明了电影。

1939年8月开始,好莱坞巨头米高梅用豪华邮轮载着美国明星如aryooer、nnabella、ormanhearer、eorgeaft来到戛纳办派对、庆宴,一时之间吸引不少影迷驻足。但是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电影节随即宣布取消;9月3日法国、英国对德国宣战。

直等到二战之后,在法国外交部、教育部、电影联合会支持下,由法国艺术行动协会再办戛纳电影节,这是实实在在的第一届。

不过在2002年,电影节才把官方名称定为“戛纳电影节”。

电影节的活动分为六个单元:“正式竞赛”、“导演双周”、“一种注视”、“影评人周”、“法国电影新貌”、“会外市场展”。

有两组评审委员分别评审长片和短片,“正式竞赛”的部分由各国电影文化界人士组成,其人选都是颇有声望的导演、演员、编剧、影评人、配乐作曲家等,而其中一名担任主席。非竞赛部分以提拔新人为主,其中”导演双周”及“一种注视”发掘了不少颇具潜力或业有成就的导演。

……

5月11日,阴。

这个海滨小城正是雨季时节,据场刊的周边新闻介绍,从今天开始持续一周左右,皆是连绵细雨。

此时是早晨,天光灰蒙,被生物钟影响的人们似乎也变得慵懒,街道难得萧条。而房间里,隔着薄薄的窗帘,外面的黯淡交融了室内的沉埋,浸成一种奇异的清冷色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