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8章 两面镜子(1/2)
当着大家的面,向天亮只是一笑而过,并没有说出自己的断定。
一方面,他担心影响大家的情绪,这毕竟是自己人查自己人,适可而止,分寸到了就行了。
另一方面,向天亮是吃不准,他本来就是一个猜忌论者,在他眼里,谁都有可能是老书记李文瑞的卧底,包含眼前的陈美兰、杨碧巧和李玟等女人。
固然经过李文瑞的一顿电话喝斥以后,向天亮暂时偃旗息鼓,但心里却没有放下,市移动公司经理李玉和这个卧底的卧底,成了他心里的一块石头。
向天亮还没有控制政治的精华,他在这方面只懂得一点皮毛,但在京城的时候,他受过关天月老爷子的教导。
关老爷子认为,在一个合格的从政者眼里,处处是政治,事事皆政治。
关老爷子又认为,一个合格的从政者,做大事固然是政治,从小事做起,重视细节,却是从政者的必备品德。
关老爷子还认为,从政者要有两面镜子,一面镜子照别人,一面镜子照自己,这个自己是个复数,除了自己还有自己人。
在关老爷子的认识里,镜子照自己人比照别人更重要,查老书记李文瑞的卧底和卧底的卧底就相当于拿镜子照自己人。
关老爷子更认为,堡垒最轻易从内部攻破,这句话应当奉为政治家的座右铭。
关老爷子的教导不少,向天亮听得多记得少,即使当作了耳旁风,也能懂得不少实用的东西。
比喻说,看待老书记李文瑞,向天亮把他当自己人,当成自己的靠山,但是,他也不会把老书记李文瑞当成百分之百的自己人和唯一的靠山。
老书记李文瑞胸怀宽广,退下来前,竭尽全力让黄正忠接自己的班,这就决定了他会千方百计地掩护黄正忠在东江省的地位。
现实决定了存在,老书记李文瑞能帮向天亮,也会帮向天亮,但他也会帮黄正忠,还有其他人。
因此,持续调查老书记李文瑞的卧底和卧底的卧底,是必须进行的工作,向天亮不会结束,口头答应老书记李文瑞,只不过是阳奉阴违,是他惯用的政治伎俩之一。
向天亮搞了个兵分三路。
第一路由李玟负责,在市开发银行大楼楼顶建立了一个视察点,专门用于监督市开发银行大楼对面的滨海大厦,这个视察点收集的信息,重要还是为国泰团体公司,由于在滨海市的大规模开发下,国内外企业家纷沓踏来,滨海大厦是其中大部分人的第一个落脚点。
第二路由许燕和许琳姐妹俩负责,坚守百花楼四楼视察室,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监督河对面的三元贸易公司大楼,对三元贸易公司,向天亮从不敢放松,在滨海市的地面上,有潜在能力要挟国泰团体公司的就是三元贸易公司,一个三元贸易公司可能还没什么了不起,但它假如联合其他公司,再加上其背后的官方背景,那对三元贸易公司就不能轻易视之。
第三路负责的就是针对老书记李文瑞的卧底和卧底的卧底的持续调查,放弃一词不在向天亮的辞海里,只不过接下来的安排更隐秘,向天亮从滨海公循分局杜贵临那里,把自己的两个小师弟茅新和方腾“借”来,对市移动公司经理李玉和进行全方位的监督跟踪。
……
省委副书记陈益民离开滨海市回省城往了。
关于陈益民莅临带来的影响,由于老书记李文瑞的“一日游”的抵消,实在并没有掀起多大的波涛。
该上班还得上班,工作需要持续,该干嘛还得干嘛。
但是,向天亮敏锐地创造,徐群先和罗正信都有些变态。
徐群先和罗正信都是自己人,他们的变态,不得不引起向天亮的关注。
不过,向天亮能装,装得什么都没有似的。
这天,向天亮上班以后,先把诸露和梅映冷两个丫头打发到滨海学院基建工地上往后,自己照例坐在办公桌边,双脚翘到办公桌上,开端了一支烟一杯茶和一张报纸的“工作”。
办公室的门被静静推开了。
不用抬头,向天亮也能猜到,是爱好串门的市政府办公室第一副主任罗正信。
与罗正信相反,向天亮不爱好串门,相对应的,来串他的门的人也未几,更何况他的门边挂的牌子叫滨海学院筹备委员会的牌子,属于不大有人器重的“衙门”,他的门没有多少价值可串。
只有爱好串门的罗正信,才爱好串向天亮的门。
特别是这几天,罗正信老来串向天亮的门。
果不其然,罗正信腆着啤酒肚,端着茶缸晃悠悠地踱了进来。
向天亮的脸变得快,说变就变,立即假装不耐心的样子,不理罗正信,只顾埋头看报。
“嘿嘿,你就别装了,你无所事事,假装看报,实在你那报纸是前天的嘛。”
罗正信一边说笑,一边在沙发上坐下喝起茶来。
“往你的逝世胖子。”向天亮笑着骂道,“我说老罗,你能不能往别人的办公室串门啊,我这里既没钞票,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霸龙神尊
谁主沉浮(全文字版)
田野花香
校园附身高手
我的青梅,她逐渐膨胀了
霸道医仙:从扯下女神玉佩开始
锦衣之下
暖婚之独占国民男神
士无归期:抗日从端个炮楼开始
清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