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五零三 营地(2/4)

浅的壕沟。冬季寒冷,土地坚硬,深挖不易,因此这壕沟只有浅浅的半尺宽,半尺深,不过是为了方便认识知而已。

这一片被壕沟圈起来的地面,乃是日后用来取土的。

这块儿周围的土壤,含沙粒很少、极有黏性,很是细腻柔滑,抓在手中则是黏黏的沾手,这是上好的粘土。

地面上打了许多不大,但是很深的洞,这些洞打下去,便是为了探看这地下粘土的埋藏深度以及埋藏范围的,这一片土地上,这样的洞不在少数。

无论是青砖还是红砖,实际上材料都是一种——都是由粘土用水调和之后支撑砖坯烧制的,之所以有青砖红砖之分,不过是因为烧制的温度不同而已。

粘土中含有铁,烧制过程中完全氧化时生成三氧化二铁呈红色,即最常用的红砖;而如果在烧制过程中加水冷却,使粘土中的铁不完全氧化,则呈青色,即青砖。

这片地下,粘土藏量很是惊人,这也是当初为何把砖窑设在此地的原因。

从甘河东岸,有一条浅浅的壕沟通到这边来,这壕沟围着砖窑绕了半圈儿,然后便通到了一片乱石堆中。壕沟大约有三尺深,三尺宽,这会儿里头还是干的。但壕沟的一头儿与甘河相连,可以想见,一旦开春,冰水溶化,则这壕沟里面也会通水。

而在砖窑的正北边儿,乃是一片乱石荒滩,地面崎岖不平,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头,大的足有卧牛大小,小的却是拳头一般大,四处散落着。

壕沟尽头便是消失在这里。

这片乱石之间,则是搭建了一座营地。

营地依托着石头建造了,周围乃是一圈儿木头栅栏,栅栏用的是高有三米,人小腿粗细的木头,深深的打进了地里怕不得有三尺来深,差不多每隔两尺就有这么一根,然后在这粗大的木头之间,则是从上往下横着钉了一排排木板。内侧和外侧各钉了一排,形成了中间一块相当大的空间,因着地利的方便,栅栏靠下的空间里,不少都填充了碎石块。

营地大约是东西二十米,南北十五米宽的样子,里面颇为的空阔,从东往西一溜儿的建了三间屋。这三间屋与其说是屋子,不如说是窝棚来的更确切一些。南北约十米,东西宽约三米,每间之间都隔着相当大的空间。

四个角儿上用碗口粗细的木头柱子撑了起来,在两根木头柱子中间,每隔一尺的距离,便竖起了一个手臂粗细的木头。然后在这些木头的内外两侧,则是横七竖八的钉满了巴掌厚的木板,木板之间的缝隙里面,塞满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