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六四七章 黄金消失之谜(二)(2/3)

东汉时窖藏黄金者也大有人在。

如董卓“筑坞于眉,高厚七尺,号曰‘万岁坞’……坞中珍藏有金二三万斤,银*万斤”。

而且,从后来出土的钱币中看,中国历史上窖藏金银珍物之量大确实惊人。

为什么他们贮存巨量黄金而没有用掉呢?

一是掌握大量黄金的商人贮藏黄金以备用,二是西汉末年爆发了农民大起义,窖藏了大量黄金的富豪官吏,或死或逃,从而使窖藏的黄金如纳粹德国的巨量黄金一样,无从考察。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西汉黄金并非是黄铜。

有专家认为,史书上所说的西汉巨量黄金其实并非真正的金,而是黄铜。

因为从历史上看,从秦汉黄金开采量和对外贸易看,西汉不可能冒出那么多的黄金来。

人们惯以“金”来称呼钱财,这就很有可能把当时流通的铜称作“黄金”,而后人不察,竟以为是真正的“黄金”。

至于说西汉黄金是黄铜,张天元认为缺乏根据。

因为汉代时,金、铜的区别极明显,汉人从没有把金称为铜的例子,也从无“黄铜”之称。

而且黄金与铜币的重量单位和名称也不同,秦汉时代黄金以“斤”、“镒”为计算单位,而铜钱则称为“铢”或直接称“钱”,西汉时金与铜的区分是很明确的,如管理金矿的称“金官”,管理铜矿的称“铜官”。

另外,说是东汉黄金用于佛寺塑像涂金,当然有道理。

佛事用金的确惊人,到西藏布达拉宫和青海塔尔寺看看便可知道。

但问题是,佛事勃兴不是在东汉而是在南北朝,东汉时佛教刚传入不久,还不存在大兴寺庙、塑像涂金问题,即使有一些寺庙使用黄金,用量也微乎其微,它不能成为西汉巨量黄金突然消失的主要原因。

说是对外贸易入超导致黄金流失,事实上也缺乏根据。

因为当时中国是商品输出国,大量丝绸输向西方,应该换回大量黄金才是。

封建统治者虽然为满足自己的奢侈需要,有时也用黄金向西域、南海各国购买奇珍异宝,但这并不常见,黄金用量不会很大,而且常常是使用军事胁迫,逼使外国称臣纳贡而得。

经过排除法,其实最后就能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

只有埋藏在地下这个可能性算是比较靠谱的。

有人说盗墓贼厉害,为什么没找到呢?

其实关键就在于盗墓贼他针对的只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