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六二一章 老友慕容德(1/3)

慕容德说,“既然来了就碰碰运气。当时,有几个老头在村头下棋,我就过去问问是否有老家具。

这时候,恰巧有一个年轻人过来,说在村子偏僻处有一间小屋子,里边有几件老物件。

我就跟着去了,之后他从屋子里拿出一件东西,我那时候就有感觉,应该是古代放秤的戥子架,最后以240块钱成交。”

买完之后,他难以抑制自己的兴奋之情,骑上自行车飞奔往回走。

最终,这件东西创造了黄花梨小件当时的国内外成交记录。

“这件东西太好了,都是雕螭虎的,直到现在也没有超过它的。”据了解,这件东西现为香港一位大藏家收藏。

随后几年,慕容德转战广省中城、上浦,“卖新的仿古家具,收旧的古典家具。我觉得自己主要还是做老货的。”

精准的眼光和活络的头脑让他的生意蒸蒸日上。

当时,最初跟慕容德一起收家具的行家有不少,但很多赚了点钱就转行做其他的了,他是为数不多坚持下来的,“这一方面是因为老天的眷恋,另一方面也跟自身努力有关。”

“其实,对于古典家具,我一开始谈不上喜欢,就是为了挣钱、改善生活,后来就慢慢喜欢上了。”

事实上,早期的慕容德更多时候是一个“古董商贩”。

跟很多人一样,“买卖或经手的东西很多,但是并不研究,不做功课,也说不出东西好在哪里,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在买卖的时候别人知道你是谁,但买走之后,你就被遗忘了。”

不过,他很早就开始意识到这点,并完成了从“古董商贩”到研究者的蜕变,“现在,很多人只能拿着照片说,这个东西是我卖的,我觉得很可怜。”

转战上浦,是慕容德事业的一个转折点。

2006年,因为世博会原因,他上浦的店面临拆迁,“我不想再换其他地方”,再加上一些其他原因,最后选择还是留在了上浦。

也就是从这时开始,他开始涉足雅昌论坛,一个云集了当时很多专业玩家的地方。

“时间我都记得很清楚,2006年11月11日,我注册了账户,网名慕容。论坛上,很多网友水平很高,帖子写的很好。我当然也想这样,但刚开始,我的帖子有时错别字连篇,观点也有点模糊,就有人拍你,跟你争辩。”

慕容德骨子里是个不服输的人,为了回击,“我就开始找资料、买书,练习打字。”

结果一发不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