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国宝级人物(2/3)
和他们一起坐。
巴特尔当然拒绝了。
但还是挑在距离范阳不远的一张桌子坐下。
两人只是要了两杯红茶而已,就开始叙起旧来。
三人回坐,范阳便跟到吧台那边,把之前吃过的东西再点一遍,加上一瓶伏特加,一瓶红酒,三明治和大马哈鱼子酱,盯着吧台一齐做好过后,让他们送了过去。
印度阿三手里端着一大盘,一个人还端不了,三个人合力才把食物端了过去,将食物一叠一叠放在桌上,巴特尔连连摆手:“我们没点过这些东西。”
别列佐夫斯基也面露异样的神色:“老朋友,你可没说过要这么丰盛的招待我,太贵重了。”
范阳则赶紧跟了过来,吩咐把这些食物放上,这其中当然少不了一番虚情假意的推辞,范阳则趁着这个机会,终于坐在了别列佐夫斯基对面。
“我们中国有句话说,相请不如偶遇,来到这边受到你的殷勤款待,请千万不要推辞。”
巴特尔假意推脱一番,便介绍道:“这是中国外贸代表团的范先生,这位是我的老朋友,莫斯科国立大学物理工程学院博士,曾在波罗维奇耐火厂任总工程师,是我国物理科学院院士,曾获得尤里基础物理学奖,现在是哈马钢轧钢四厂的主任工程师,阿克谢.别列佐夫斯基.列昂诺夫,主持我国氧气顶吹转炉技术生产。”
这一连串头衔说出来,巴特尔脸含敬意,范阳表现出一脸吃惊,这是真的惊了,时间太紧,对别列佐夫斯基了解有限,可这么一介绍出来,那是什么含义?
厄罗斯虽然轻工差劲,可这是为什么差劲?并不是技术差,相反而言,前苏连的技术,那是牛逼得不要不要的,二战过后,米国和苏连联手将德国的工业技术洗劫一空,米国由于主打太平洋战场,距离德国较远,无法带走庞大的东西,所以便虏走了大量科学家,但关键的样品,技术图纸,工厂,却落在了前苏连的手里。
而德国技术有多牛逼?那是毋庸置疑的,当初要不是二战失败,再给他几个月时间,不光原子弹被研发出来,飞碟都快造出来了,在航空航天技术上面,更是牛逼得一塌糊涂,德国有位全球最顶级的科学家叫冯.布劳恩,把洲际导弹都研究出来了。
根据相关数据,德国人的普遍智商达到107,东亚人的智商在106,而西欧等国家普遍的智商只有100左右,英国最差只有96。
德国人是真的聪明,而他们的严谨作风也是有口皆碑。
在瓜分德国的基础上,在某种意义上成就了两国的关键技术。
而在德国的基础上,苏连也格外注重教育,莫斯科国立大学在冷战时期,是超越哈佛和麻省理工之类的最高等级学府,拿过尤里基础物理学奖,还是科学院院士,放在中国那就是堪比杨伟,钱学森,马伟明等等,国宝一样的人物。
居然下放到哈萨克斯坦?
眼前的别列佐夫斯基面容清枯,衣着朴素,就很普通的一个俄国老人,只是微微点头而已。
范阳则是肃然起敬,站了起来:“原来是老科学家,虽然我也不懂,但您是值得尊敬的人。”
脸上流出的尊敬,让别列佐夫斯基好感大增,赶紧站了起来:“都过去的事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这些真不需要,会违反纪律的。”
“这只是我的一片心意,而且都端上来了,不吃也很浪费。”
别列佐夫斯基说道:“太多了,那坐下来一起吃吧。”
范阳当然愿意,那印度阿三得了1000坚戈的小费,殷勤的等待在旁,拿起红酒要为三人倒酒。
别列佐夫斯基却把手一拦,指着那瓶青柠味的伏特加说道:“我喝这个。”
巴特尔也保持不了严肃了,方正的脸上展现出一抹笑意。
来自中国的商人,跟传统的俄国人果然不一样,三言两语,就获得了别列佐夫斯基的好感。
要知道这是很不容易的。
别列佐夫斯基也是很有故事的人,莫斯科国立大学硕博连读,留校任教,之后研究镁砂和碳质原料的耐火技术,用惰性气体改进高炉,获得了尤里物理学奖,然后进入波罗维奇耐火厂任总工程师,在技术上是顶级人才,可是很不幸,勃列涅曰夫时期因为极思想受到了清洗,被流放到阿克莫拉挖矿。
一个堂堂的国家级院士,国家级总工程师,被流放到西伯利亚的劳改营挖矿?这是何等讽刺?
阿克莫拉,也就是阿斯塔纳,这里不仅仅是布满导弹发射井,矿井,煤井的白色坟墓,还有一个意义,是厄罗斯11个劳改集中营中,最臭名昭著的一个。
这是石大林用来关押政敌配偶的地方。
这一挖,在暗无天日的井下,就挖了整整十一年。
直到苏连解体之后,才被那扎巴耶夫捞了出来。
十一年的劳改生涯,几乎把这个工程学院士活活累死。
恢复了一年多的时间,才慢慢好转过来,可学术上早已跟现代脱节,但仍旧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燃情仕途
渣受难为[主攻].
先婚后爱:霸道老公轻轻来
龙婿
不朽道果
我可以进入游戏
从召唤苏轼开始打造娱乐帝国
偷盗万界
陛下又双叒叕被情敌催婚啦
重要男配不干了[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