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探讨(2/4)
…………
省领导和冯一平现在讨论的,是理论方面的问题。
“小郭一直在跟踪五里坳的发展,关于城镇和乡村的和谐发展,写出了不少很有内容和意见的理论,五里坳今天的成绩,也证实你们这条门路,走得是对的,”书记说。
“这种不同于目前几乎所有城市,都是把人口和资源集中到一个有限的区域里的做法,确实有独到之处,比如说土地,再容纳个20万人,不但没有压力,地价也不会大幅上升嘛,”
以领导的眼力,自然一眼就看出来,将来会制约五里坳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土地。
这也是他们省的很多在山区的行政区域,在发展中会碰到的问题。
经济要发展,自然离不开人力,需要更多的投资,随之而来的,就是公司和厂矿,民居和机关,都需要土地来容纳,而类似五里坳这样的山区,最稀缺的资源,实在就是土地。
“只不过,美中不足的是,这种模式,并不能完善的在省内其他的乡镇复制,”省长笑着说,“由于我们只有一个一平啊!”
是的,五里坳能保持镇里和下面的农村协同发展,让下面村里的劳动力,到镇里上班,但依然住在自己本来的屋子里,有一个条件,是有稳固的大笔投资,能供给足够多的工作机会,同时,他们在下面村里的土地,还能创造不菲的收益。
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下,税收增长的政府,也能有资金,或者说有依仗来张罗资金,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才干让镇里到各村的路越来越好,与此同时,还发展公共交通,让各村到镇里越来越方便,时间越来越短。
从而完善的避免了下面村里的所有人,一窝蜂的朝镇里挤。
省里其它的乡镇,哪有这样的条件?
要想发展,只能是把人口和资源都集中起来,把中心区,比如一个镇,能发展得好一些。
在这样的虹吸效应下,四周的那些乡村,便只有任由它们荒废下往。
“对,总体来说,我们国家有三种发展模式,一是大城市带动大郊区,”书记扳着手指头说,“还有一种是珠三角模式,以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为主力,带动一个个中心城镇的发展,”
“现在可以说又有一个一平模式,一个人投资,带动一个镇的发展,”说到最后,他笑了起来。
“不敢,不敢当,”冯一平连忙摆手,“假如把五里坳当作一列火车,顶天了,我也就是让火车动了起来而已,真正支撑这辆火车高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法宝大杂烩
女配重生:仙尊别过来
戮天狂徒
女主她天天想离家
逍遥太子爷
被读心后,我的马甲全掉了
李子夜秦婀娜李幼薇
解密天机档案
郑家大院
庶女擒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