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十五章 后续(1/2)

新画面的工作做的很到位,宣传确实给力,各地当天的晚报上,就有老谋子新片的报道,晚上的娱乐消息里,他当仁不让的盘踞了头条,什么心系老区,声援当地教导事业之类的吧啦吧啦。

但是,一心想看到自己儿子在电视上采的冯振昌和梅秋萍却是大失所看,那些镜头闪来闪往,却始终聚焦在张导身上,偶然,在画面的角落里,能看到蓝白相间校服的一角。

报纸上的报道,重点也全都在新画面筹拍的新片以及上午的善举上,对于冯一平,则笼统的以高中在校生代替。

但是,有一个处所的报道是例外的,比如省里的晚报上,不仅报道了签约的事,也提到了这次被张大导演相中的小说,是我省一个十八岁的高中生,在初中时所写,再一次强调了我省是多么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市里的报道着重点又不一样,重点强调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教导系统的不懈努力下,近来成果很喜人,包含这次,市一中二年级在校生冯一平的作品,得到了国内著名导演的青睐,正在筹拍同名电影。

当然了,重点还是那个正确领导,从以前到现在,说确当然都是方市,不过,市里的报纸嘛,对于市里的孩子,也不那么吝啬,终▲∷▲∷▲∷▲∷,↗.⊥.n→et于提了一次冯一平的名字。

市台的晚间消息里,缭绕着主角方市,报道了签约仪式的事,这下,张大导演是衬托,冯一平也总算露了那么一小脸。

总之。固然在市以外的处所,冯一平还只是那个“在校高中生”,但是在市里,他也算是小著名气,在一中,则是彻底的成了名人。

写了小说。和大导演扯上关系,版权卖了五万块钱,之后还捐了,这些都是大家热议的话题。

这样受大家关注并不是冯一平所盼看的,这两天他都不敢开车往校,就怕大家把他开车的事给扒出来。

娱乐圈的事,都是这样来的急,往的也快,没过几天。大家关注的又是张导演选角的问题,吊了大家几天胃口之后,和冯一平记忆中的一样,新画面抛出他们的打算,这一次筹备让业余演员本质出演,这在国内的宽银幕上,又是一个新的,勇敢的尝试。于是,他们又一次成功抢占了不少头条。

总之。就像之前做房地产生意一样,新画面的张老板,成功的让这部戏还没开拍就吸引了足够的关注。

但是,千篇一律的发和别家雷同的头条,并不能让自家的报纸或杂志明显增长销量,从而带来更多的广告合约。于是,南方的一家周刊,另辟蹊径,开端质疑起冯一平来,重点就是。当初一个十二岁的初一生,毕竟能不能写出这样的小说来。

然后他们把冯一平在收获上前后发表的那些小说做了一个分析,第二篇是一个老人和他相依为命的狗的故事,第三篇是农民工进城之后的故事,初中生写这样题材的三篇小说,还真挑不出什么大弊病来。

不得不说,冯一平当初的谨慎是很有道理,在题材和年纪契合的方面,确实让人找不出瑕疵来。

但是,那家周刊又不甘这样放弃,最后还是炮制出一篇质疑的章,那就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连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没成型,怎么会有如此成熟的思想?然后还是引申出他们的问题,这些章,真的是冯一平写的吗?

他们连到梁家河中实地采访一次也没有,就凭着自己的主观臆断,炮制了一篇章出来,标题就叫,“天才还是伪作?”

别说,还真让那一期的周刊销量大增了一把,原因无他,相比看人出彩,更多的人还是盼看看人出糗,看别人不爽的事让自己爽一把。

羊城大成律所的有些员工也看到了这本周刊,他们很想出来发声,这确定不是伪作,冯一平还以深海的名义写了好些歌呢,其中的一些,可以当之无愧的称得上是经典之作!然而他们不能说,由于冯一温和他们所签了保密协议。

然后,冯一平辗转接到了张副主任的电话,电话里他义愤填膺的对冯一平说,“这家周刊的章是彻头彻尾的诽谤,要不要我们代你讨个说法?”

冯一平干脆爽利的拒尽了他,“谢谢张主任的关心,不过真不用,我无所谓。”

他本能的感到,这老家伙尽对是想从他这再赚一笔律师费,那些周刊就巴不得你找他打官司,官司越多,他们的销量越高。

只要是没人关注,过不了多时间,大家都会主动把这事抛到脑后的。

然而,事情的发展往往出乎人的意料,就在这件事就快被大家遗忘的时候,那家代理冯一平小清新派小说的台湾出版公司,忽然出来发声,他们公司出版的新式小清新派小说《那些年》,和张大导演看中的那篇小说是同一个作者,都是冯一平所写。

这个说起来也简略,老谋子在两岸三地的影响力不是盖的,出版社有个他的粉丝,看到了相干的报道,注意到了冯一平的名字,同样的姓名,同样的笔名,同样的处所,同样的校,那确定就是同一个人,那还有什么好迟疑的,趁这股宣传一把,说不定还能重版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王者荣耀之特殊玩家 我有一条光阴长河 超级农民的美女军团 女配又在祸害世界[快穿] 软萌师父扮成我系统 仙凡分界 重回2002跨时空交易 妖怪综合大学 儿子是怪物 动物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