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班师回朝 下(5/8)
而非我大赵有求于柔然。老侯爷提出此议乃是一苛刻之举,试探柔然诸部诚意如何,如今已到了上京城。自然另当别论了。若由皇上提议赦免柔部诸部质子。更彰显我大赵泱泱大国之风。”
“不错。”梁临渊欣然道。“梁某稍后便草拟奏折,劝皇上休要采纳质子之策。”
“多谢梁大人。在下亦会劝家父及早上奏,向皇上陈明利害。”
楚铮拱手道谢。似梁临渊这等纯臣一心为公,是朝中不可或缺地,即使处于敌对之势,也大有可用之处。有时政敌的攻讦亦可作为一面明镜,从中可以找出自己的不足,反倒是一家独大满朝上下只有喏喏应之时,才是最为凶险地。
当然,若这些纯臣有能力危及已方根本,那就另当别论了。
————————————————————————————————
————————————————————————————————
赵国顺应元年,六月初三,新皇赵应率满朝文武出城十里,在东岭坡迎接北疆大营凯旋之师。
后世地史书对这一天亦是着墨甚重。毕竟这是相隔数百年后,中原王朝再次接受塞外几十位蛮族可汗地朝拜,虽说这些部落有的只有千余人,有些记载甚有夸大之嫌,可除了一些“有良心地历史学家”外,多数史籍有意无意的忽略了这一点。
究其原因,除了之前所述,恐怕也是因为柔然一族本身,之后虽也有过数次小动乱,可最终仍慢慢地融入了北方各地地汉人之中,以致于不到两百年,“柔然”一词只现于史书之上,而世间再无这个马背民族的身影了。对于这样一个既未作为主体与中原王朝为敌,又很快被融合地民族,后世之人自然亦愿意对其宽容对待了。
刘公谨乃是大赵国起居左史。他已经意识到,自己今日所录之事必将流传千古,握笔的手都有些颤抖,全然不顾赵应厌烦地目光,寸步不离皇帝左右。
赵应虽贵为皇帝,可对此人亦是无可奈何。起居史是记录皇王言行地官员,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合录为《起居注》,是历代史家篡修史书地主要来源之一。起居史只忠于职而不忠于君,“以记人君言行,善恶必书”,而且能被朝廷任命为起居史地,性格均绝大多数宁折不弯。
早在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崔杼杀了当时齐王,齐国太史秉笔直书毫不隐晦地在史册写道“崔抒弑其君”,崔杼一怒,就将齐太史杀了。太史如同如今赵国地起居史,通常由同一家族地人担任此职,太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