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七节 直觉(2/4)
技术不是一天之内能练成的,技术就那个水平,除非真的打兴奋剂,否则水平不可能上涨。”
“可是日本球队穷的打不起兴奋剂吧……”陈思柔嘟囔道。
“用得起也不可能用啊。”李泽苦笑着摇摇头,陈思柔的吐槽倒还真有可能,“指望那个不现实的。我说的大赛型球员,不是大赛水平突然增长,而是说大赛的时候,他更明确自己的任务,会更多的做些平时不太愿意的分工。”
球员的实力,是不可能突然飞跃的,但是球员们在不同的比赛中,是可以肩负起来不同的任务的。有些时候,球员在重大比赛中,愿意肩负起来一些特殊任务,这种做法,可以让他们强上很多。
当年的齐达内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作为前腰的齐达内,平时踢球的时候进球不多。就连安切洛蒂的自传里面,对他评价也是说他的技术近乎完美,可惜就是不喜欢进入禁区。这种评价很适用于齐达内平时的表现。在很多比赛中他确实有类似的问题。但是,如果说大赛时的齐达内,那就是另外一种情况。
重大的比赛中,齐达内从来都不缺进球。98年世界杯里他吃红牌禁赛,可是到了决赛他可以头球梅开二度,02年他在皇马半个赛季不适应,到了决赛他依然可以打进远射。甚至到了06年,已经是自己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场比赛的加时赛,他还能够头球攻门打中横梁,大赛的时候,他可没有禁区恐惧症。
有些球员平时面对弱旅的时候,总能踢得很好,可是一旦对手升级到了另外一个高度上,他们就很那发挥出来足够的实力。而另外一些球员,能够适应更强的对手,在重点比赛中做出来变化。
当然一般来说在重大比赛中做出来变化,是需要经验的积累的。很多球员在初次面对大赛时,都难免会因为经验不足而手足无措。只是这种情况,李泽看起来也不会出现在高顺耀身上。
“老高踢球,有些时候总是特别出人意料的。该怎么踢才好,别人是用脑子决定,老高是用身体决定的。”
李泽对高顺耀的信任,更多的是一种了解而不是知识:高顺耀踢球的过程,没有人比他更加熟悉了。他很清楚高顺耀踢球时虽然技术不好,但是却总会有灵光一闪的时刻存在。他的灵性很好,总是能够下意识做出来正确的选择,李泽一直认为那比他的强势的身体更重要。
陈思柔没有能够完全理解李泽的话,她扭过头,看着球场上面的高顺耀试图头球摆渡给卡博雷再次受阻,又一次没有能够形成攻势。双方的进攻,都一样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