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17节:一杆打净(2/3)

为审问?”

“刑部那帮人张牙舞爪的吓着人家怎么办?我也早就想接触底层百姓了解一下他们的生活。只有了解了百姓的心事,才能把大唐的政策调控得更符合实情!为了天下百姓过上好日子,还有什么不妥当的事?”李世民不容置疑地命令道。

马周心里一暖,妥了,要的就是这种局面!皇帝亲自过问,宇文士及也无力回天了!

马周随着千牛卫一起来到常何府中,带上张旺材又返回掖庭宫。

那张旺材做梦也没料到,这辈子还有机会见到皇帝尊容!激动得手足无措。一路之上,不断向马周请教,当如何跪拜如何说话。马周给他稍加指点,给他打足了底气,说据实回禀就是最大的礼节!

张旺材是个老实人,一进宫门立即跪倒磕头,以头触地,把青石板砖磕得咚咚响。

李世民没有直接问“百鸟朝凤”之事,从家里几口人,以什么为生,庄稼收成如何,乡风民俗等张旺材熟悉的事一一问起。问了足有半个时辰,才问到张蒿薪之事。

张旺材还以为皇帝一定威风八面有着通天的本领,一见李世民如此和蔼,吊着的心慢慢放下来,也敢于直言利弊,把当地的情况竹筒倒豆子讲得清清楚楚。

他的回答与马周奏折写的几乎完全一致,只不过马周在奏折上没有提及张蒿薪和宇文士及的旧关系,而张旺材却讲到了。问明情况后,李世民让人赏他两匹布帛,在当时这等于两锭银子,足够他半年生活费用了,然后让人把他带下去。

“奏折为何不提宇文士及之事?难道你还想替他包庇不成?”李世民脸色一沉问马周。

马周不慌不忙回道:“回陛下的话,臣也知道此事。从头到尾,只是叶刺史一个人主动上请,并非宇文士及主动提拔张蒿薪,证据不足,臣便隐去不提。”

“作为中书令,掌管家国要事,不经调查,轻信下人胡说八道,这就是他的失职之处!假如提拔的不是张蒿薪,他会不会派人去调查?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就是他用人不明,办事不清的证据!”李世民一针见血指出宇文士及在这件事中的失误。

马周诺诺,知道李世民正在下一盘很大的棋,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控制朝廷用人的可信度。宇文士及与太上皇李渊交情密切,又办了这件错事,恐怕中书令之职难保,极有可能下到地方做刺史去。这恰恰印证了以前在鄂国公府喝酒时推测的事情。

李世民一表态,马周觉得时机成熟了,赶忙奏请说:“隋帝杨广在扬州被杀,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