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043节:读天书(2/3)

的薄面,愿意摒弃前嫌,老朽大畅老怀。我也干了此杯!”说完也喝了下去,把酒杯还倒过来向俩人展示一番。

马周主动问道:“晚辈对左祭酒讲的读书境界非常感兴趣,还想知道这第三重境界又是如何?”

“这第三重境界嘛,既然你要问,我就再啰嗦几句。世间任何学问,都记载于典册,可书写者,限于一时一地一人之见,不能究天人之学,不能‘洞’悉万物演变之习常。因此,任何典籍都有漏‘洞’,存在难以履新的不足之处。所以,这第三重境界,就要于无声之处听惊雷。懂得置疑还是不够的,还要解疑释疑。发现前人没有发现的,在前人基础之上创立学说,自立‘门’户,自成一派。”

马周觉得这种境界似曾相识,与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十分接近,只不过此时还没宋词,左祭酒才总结得不如王国维简练而深刻。便道:“在下也有三个感悟,想班‘门’‘弄’斧一下,还请左祭酒指点一二。”

“但讲无防,都是读书人,趁此机会相互学习,也未尝不可。”左祭酒觉得马周能在自已讲完以后,还敢提出不同的看法,肯定有更深刻的认识,便想听一听他是否有真才实学。

“那晚辈就献丑了。”马周客气道:“晚辈读书,初时全凭兴趣,无论是针头线脑还是黄钟大铝,只要有趣有识,言之有物,都拿来翻阅。这是第一重境界,必需先培养读书的兴趣,无趣则不读书。读书是一时之事,兴趣则是一世之事。凭着这份兴趣,则广泛涉猎前人典籍。

第二境界在于会悟,晋陶渊明曾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则欣然忘食。’这时体会的不是趣,也不是识,而是昧,是顿悟,是思想。期望通过读书提升境界,达到更广阔的天地。

第三境界则在于体察万物,由天而人,由人而天,由已而他,推演规律。在第三重境界里,能见自已,见天地,见众生,这是一种的悲悯情怀。世间万物,综归一处,源自同‘门’,抓住了演变规律,则事半而功倍了。换个说法,第三重境界不再是读有字之书,而是读人,读天地,读社稷,读万物,读无字之书。天地不言而有大美,四季不议而有明法,万物不说而有成理,达到第三重境界,则世间万物没有不可以分析阅读的!”

“好一个读无字之书!”

于博士被惊得目瞪口呆,端着酒也无心再喝,被马周说得心悦诚服。不得不说马周这番话体察至明,达到了读书的至高境界。就凭这份心‘胸’,已把左祭酒提出的读书三境界甩到星空外面去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