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这小子怎么会来这里(2/7)
条直线,然后又在旁边画了一个圆。>
“这是我们人类的学习方法,而研制出的这种机器人呢?”席凯有抬起手指在旁边画了一个类似圆形的图案,为什么说它不是圆形?因为这个圆是由一条条直接组合起来的,并没有前面那个圆那样圆滑的线条。>
“随着我们家族对原态的研究深入,一直到现在,研制的‘原态’计划机器人所谓的升级就像这个样子。”>
席凯手一动,光屏上那个由一条条直线组拼成的带着明显棱角的“圆”慢慢变得圆滑,变圆滑的原因并不是线条有了曲度,而是组成这个圆的直线变得多了,看上去棱角也就淡化很多。>
但无论如何也否定不了一个事实,它不是由曲度线条组成的,只是组合的直线更密集而已。>
就像是人类中的思维僵化。这在学术中是很忌讳的,一个思维僵化的学生也会被认为是教育的失败,所以在附一五试中面试的时候会有那么多奇怪的问题,除了看这个学生的品行和性格之外,还有他们的思维方式,不同思维方式的人有时候看同一张图片会看出不同的图案。>
思维僵化的学生附一和附二的人是不会要的。>
研究在于创新,在于灵活多变。思维的奇妙就在于它的发散性。>
已经固定成型的思维只能说是一个好兵、一个言听计从的乖学生,而不会成为一个统治者和思想家,这就是席家机器人研究人员的不满之处。>
“所以,每当我们制出来新一批机器人的时候,就像在教一个思维空白的初生者,你最先教它画直线,它就会一直用直线,你最先教它画圆,它就一直画圆,但是后面再教它们新的东西的时候,他们会用第一印象学到的线条来描绘后来的图案。>
能够学到多种基础线条的机器人表现出来的更偏向于纯粹的机械体、一个人形的计算机而已,能够表现出情感的那些机器人,却只能用单一线条勾勒的方法。而那种络合物就像是将这两者的优点络合起来,让这个个体既能够学习新画法,又能够表现出独立的思维和情感,”>
西林点头,深有同感。不过……>
西林突然想起了西影,那个他一手做出来的机器人,这个机器人所用的技术吸收了液芯核脑技术的优点,但有些地方做出了改动,而且在最后用的那个物质,也是西影能够成功的原因。西影,其实更偏向于席凯所说的两者的结合体,只不过刚开始制造出来没多久,它还没有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