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十四章 最后一次劝诱(1/3)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

这二十个字,是《诗经?无衣》上的诗句。表现是团结一心、同仇敌忾的义愤,蔡邕虽是文官,但一生耿直不阿,心中浩然正气长存,对于犯上作乱之事,向来嫉恨不已。

质朴的书简上,蔡邕正用狼毫笔写下最后一个‘仇’字。这一字,当真应和了蔡邕心中此时的愤怒,所以下笔之时,他只觉心中感应齐聚手腕,笔下堪堪游走龙蛇。

蔡邑除通经史,善辞赋等文学外,还是一位书法大家,精于篆、隶。尤以隶书造诣最深、名望最高,后世有“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的评价。此时精气神一时齐聚,蔡邕隐约当中有感应,那就是这二十个字,当是他一生之中写得最好的二十字。

可就在这个时候,蔡邕眼角瞥到那个惫懒的少公子又一次不请自来,脸上还带着那么一丝怪异的微笑,立时让蔡邕满腔的义愤化为厌恶,已经运到笔端的灵感也一扫而空,顿时没有了写下去的兴趣。

“啧啧,蔡大家果不愧为儒林中人,竟在数万虎狼之士的困囹下,仍泼墨挥笔。此等心志,当真令侄儿佩服。”马超端起蔡邕还未写好的竹简,口中不咸不淡的说着:“只是这二十个字,可是形容兵甲之士上阵前霍霍相惜之义。蔡大家此时写下如此字词,莫不是希冀董相国派兵援救?”

“小儿倒是脸厚,老夫可不知自己何时有了你这样一位犯上作乱的好侄儿......”在蔡邕眼中,马腾乱贼,用计豪夺扶风郡,视汉朝威严法度不顾,此等行径,已是大逆不道。而更可恶的,就是眼前这个小贼,口中歪理邪说一堆,心中却无半分忠君爱国之意,实在不可教也!

“犯上作乱?蔡伯父似乎所言不差,可对于关东人士来说,蔡伯父侍奉的董相国,可更是祸乱朝廷、威逼少帝的逆贼。自古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蔡伯父又何必苦苦针对马家?”马超撇了撇嘴,打算对蔡邕进行最后一次说服的努力。

可蔡邕根本不承认这一点,事实上,史书上虽然记载了董卓的残暴不仁,但一来董卓此时还真未到已经目空一切、做出丧心病狂暴行的时候,二来董卓虽之前有废立皇帝之举,但之后他大力启用党锢人士,使得一些滞幽之士尽皆得到擢拔。所以,在蔡邕眼中,董卓虽偶有不端暨越之举,但却是有识人之明、戮力扶持汉朝的忠相。

马超有数千年的历史沉淀,蔡邕也是能言善辩之士,一时间,真是王牌对上王牌,一番唇枪舌战、你来我往,搅得这院落天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撩完你就归我了 一觉醒来听说我结婚了 重生之代孕 东风导弹车都开,你管这叫代驾? 参加前女友婚礼,现场逮捕新郎官 一剑破天 重生七零年代陈丽姝顾兴东 蜜宠甜妻,老公请自重 家有萌妻,老公嫁不得 做大师兄也是一种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