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县令们也要多学习(3/5)

脸上带着几分苦笑,摇了摇头,却是不再多言,转身离去了。

谭顺之见汪景祺不欲继续攀谈,当下也只得叹息一声,也准备离开此地。只是就在他转身时,却发现那《清流报》还留在了桌子上,并没有被那汪景祺拾走,当下便伸手拿了起来,只是刚拿起来,却发现报纸背面写着许多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

“余今年五十又三矣,青春背我,黄卷笑人,意绪如此其荒芜,病躯如此其委顿,间关历数千里,贫困饥驱,自问平生,都无是处”

“忆少年豪迈不羁,谓悠悠斯世,无一可与友者,骂坐之灌将军,放狂之祢处士,一言不合,不难挺刃而斗。其意以为,君辈未尝读破万卷书,安敢向我鼓弄唇舌耶?所至之地,望风闻名,往往引避去,世人皆欲杀,其信然矣!五十岁渐知素昔之非,降心从人,折节下士,因稍稍有与我友者,然遇事侃侃,不少假借如故也”

谭顺之细细看完之后,只觉得文字当中的豪放狂狷的姿态,却是展现无遗,暗道此人虽然怀才不遇,可也是希望能够成就一番事业,否则何必写下如此文字?若是错过,却也是可惜了人才,当下便将此报小心折叠起来,收入了怀中。

实际上茶棚里的这一幕,不过是谭顺之所经历的一处小插曲罢了,他这一次实际上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去做,那就是参加全国县令促进大会,这实际上是在宁渝的授意下,组织的一次对全国县令的考察和学习会议。

在宁渝公布完一系列新政之后,更多的精力是着力于实施方面,在这一方面县令们的施政手段将会直接决定新政的效果,因此宁渝对此十分重视,这次大会便是给这些县令们上课的过程,只有解放他们的思想,才能促进施政手段的改变。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自从复汉军正式立国大楚之后,很多原先的基层官员都被升了职位,因此如今的大楚县令们几乎都是立国后选拔的人才,这些人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年轻,思想足够活,而且在组织部委派这些县令的时候,宁渝都是亲自把过关的,挑选的也都是实干之才,就连状元彭启丰,都没有进入这一批选拔中。

宁渝眼下其实心态是有些着急的,眼下处于工业革命的前夜,可是有些东西是需要开始做起来的——他让恩斯特去西欧各国引进人才、书籍等,在国内也没有放弃技术的探索和研究,至少蒸汽机和珍妮纺织机的立项已经开始了。

除此之外,宁渝在这种变革阶段,需要保证社会的稳定蜕变,传统的小农经济在工业革命时代的崩溃几乎是必然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伐清1719】最新更新章节〖第三百四十章 县令们也要多学习〗地址https://wap.xbqg888.com/252/252924/344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