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做赔本买卖(2/5)

,与日贸易不可沿用旧制,亦不可以朝贡贸易替代之,还请陛下明鉴。”

总算有个人能够体察朕的想法了!

宁渝的脸上带着几分笑意,说起来现在朝廷的大臣们思想都还没有打开,反倒是这位以前一直贩私盐为业的王叔,在贸易这方面上还真的有自己的一套。

当然,宁忠海说的这一番话,却是让大臣们感觉到有些不太理解,这朝贡就朝贡,怎么又扯到贸易上面去了?

“郧阳王,你以为朝贡贸易不可行?说说你的理由。”

宁忠海轻轻叹口气,“臣是个大粗人,没读过什么书,过去每日里做些贩私盐的营生,也算是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天下什么生意都能做,可唯独赔本的生意不能做,眼下的朝贡贸易,就是大大的赔本生意!”

一番话说完,却是使得群臣哗然,就连宁忠景都狠狠瞪了一眼自家这个弟弟,现在不是过去了,好歹也是个王爷,怎么说话这般不着调......简直是不成体统.....

与众人相比,宁渝反倒更加习惯这种说话方式,放声大笑道:“王叔这是话糙理不糙啊!正是这个道理,咱们以后可不能再干赔本的买卖了!”

说起来朝贡贸易,其原来的用意是好的,可是到了后面就变了味道。最早朝贡贸易本身属于朝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雏形是西周时期的‘五服’制度,根据各地距离国都的远近来规定朝贡的贡品,然后进行回赐的这么一个过程。

朝贡制度与华夷之辨几乎是一体两面,在鄙视其他诸邦的同时,也渴慕这种万国来朝的荣耀,因此凡是国力鼎盛时期的中央王朝,都需要这么一个四方来服的荣誉,自秦汉而至隋唐,再到明清,都是这个样子。

可问题是,朝贡贸易并不算是真正的贸易体系,它里面还夹杂着一些宣扬国威的味道,像小国来朝贡,朝廷往往会十倍报之,即厚往薄来。这样一来,大国面子有了,小国里子有了,大家都很开心。

这种朝贡贸易的模式在明朝发展到了巅峰,其朝贡国的数量、朝贡规模还是组织程度,都远超前朝,像郑和下西洋就是一次典型的例子,沿途诸国都拿着三瓜俩枣去朝贡大明天子,然后带回去一船船的财物,大获丰收。

在这种朝贡贸易当中,大明朝为了讲究一个仁义,朱元璋还专门写了一本《皇明祖训》,里面有“吾恐后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切记不可”,并列出十五“不征之国。”

可以说这件事出发点是好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伐清1719】最新更新章节〖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做赔本买卖〗地址https://wap.xbqg888.com/252/252924/386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