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千零八十六章 人人皆能成圣(3/6)

“这话说的对,师尊就是这样讲的。”

“但是这过程需要很长时间啊。”

“是需要很长时间,地主豪强中,勤俭者多,不肯花钱的才是多数,想要兼并土地者也是多数。这样看来,那些奢靡者,从市场上大肆购买各种新奇之物,大兴土木消费的,反而是在造福穷人,而那些勤俭节约者,将粮食和布匹、铜钱存放起来购买土地繁殖家业的人,反而是在坑害穷人了……”

“这听起来很是违背我们常识,反而是败家的豪强,对朝廷有利,守家的豪强,则是朝廷的蠹虫啊。”有人说道。

闻人升笑了,看向众人。

他们说的没错。这种方法,在后世就曾经被名臣范仲淹用过。

范仲淹去地方州府赈灾,就是组织当地富豪们大量消费,建造园林房舍,大量征集民工,一开始被人弹劾,然而这样做之后,灾民有了活干,豪强们也享受到了,建造了很多美丽的园林。

当地的豪强竟然没有因为赈灾而去反对范仲淹的,反而对他大加赞赏。

要不人家怎么有名臣范文正的称号?

虽然他因为继子出身,又改回原姓,遭到一些人的诟病,但他的智慧,的确是超出时代。

所以大宋大送大怂,让人痛恨,也让人可惜。

可惜就可惜在这里,很多臣子已经学会利用现代商业手段来解决一些古代经典的灾民问题。

然而外部环境却没有足够的发育时间,直接让野蛮人给一波推掉了。

而且这种方法也没有办法持久,毕竟整个朝廷还是封建朝廷。

不可能维持住一个公正的商业环境,这种商业行为只能在名臣治理下,才能出现。

换一个昏君昏臣,就完蛋了。

“我明白了,”郭嘉突然道,“师尊所言,我们向海外获取土地就是争取时间的一种办法。”

“没错,海外有地,可以源源不断地迁移没有土地的流民,可以给我们争取时间,建立一个能够让豪强们大力消费的市面环境。”荀谌重重点头道。

“太好了,如果我等能够解决治乱循环之千古难题,那我们可是要人人成圣啊!”荀攸突然说道。

“人人成圣?”众人顿时深深吸了一口凉气。

孔圣人,孟圣人,而他们就是荀圣人,郭圣人,叔圣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