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投资项目(3/4)

妹妹所写的茶山与珍珠之事,其实是说笑的吧?”

赵琇眨了眨眼,笑说:“怎么会是说笑呢?堂兄,我是真有把握才这么写的。古往今来有那么多的书,那么多的游记或是名人秩事,总要提一提谁在什么时候去了哪座名山大川游玩,尝得什么野茶味道清香,比外头的名茶还要好。只是传世的名茶,统共也就那几十种,还有许多茶都不为世人所知,必定会有沧海遗珠。咱们就当是派个人四处寻访一圈,能找到固然好,找不到也没什么。至于珍珠养殖之法,我隐约记得好象是在哪本古籍里看到过……”

她其实只是想寻个借口糊弄过去,没想到张氏竟然替她解围了:“这个我也听说过,宋时有一本《昌杂录》,就曾记载当时朝中一名姓谢的礼部侍郎,懂得一种养珠法,把假珠投入珠蚌中,过两年就能养出真珠来。明末时,也有玉工和珠户想出了养珠之法,比宋时流传下来的法子还要好些。南海屈绍龙(注:即居大均)有过一本《广东新语》,里头写了许多岭南之地的土人情,看着颇为有趣,当中就曾记载过人工育珠之法,记得好象几个月就能得珠,比明末那时又有所改进了。琇姐儿若有意于此,让人去试试也没什么,我这里既有《昌杂录》,也有《广东新语》,只管细查去。”

赵琇大喜,她万万没想到,原来古代早有人工养珠之法了,祖母的藏书里竟然还有相关的书籍,真是省了她好大的功夫。如果书里有清楚的养珠步骤就更妙了!

见到孙女如此兴奋,张氏脸上也露出了笑意:“你也是走运,这些原都是闲书,我都放在京城宅子里了,前不久才运了一些回来,当中恰好就有这两本。若非如此,你还得让人去京城找书呢。”她神色有些恍然:“《昌杂录》倒罢了,这原是我从娘家陪嫁过来的,《广东新语》却是你祖父在时,偶然听人说起,辗转托人弄了来,只为了给我解闷的,我闲时翻翻,不过是作个消遣,没想到还能派上这等用场……”

见她面露伤感,众人都不敢说什么,赵琇拉着祖母的手轻抚安慰,赵启轩沉默了一会儿,见张氏脸色有了回转,便小心翼翼地说:“叔祖母若觉得这养珠之法可行,侄孙儿愿作马前卒,到诸暨去寻人试一试养珠。少则一年半,多则三年,总会有个准信的……”

张氏淡笑道:“你又来了,成天想着不着家,若叫你媳妇知道,心里定要埋怨我的。你要替我管事,自然是好的,但不许擅自离家这么远。”

赵启轩也不敢多说了。

张氏将那三大张纸接了回来,草草翻看了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闺门秀】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零五章 投资项目〗地址https://wap.xbqg888.com/3/3292/105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