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八章 回首点滴巨涛成(第七更)(1/3)

等吃过饭,李易去抄书,李隆基和李成器兄弟两个又睡不着了。

两个人干脆出庄子,灞水有码头,整个长安周围的河流,有三十多个大大小小的码头,其中渭河上的最大。

两个人带着队伍来到灞水的码头旁边。

白天的码头热闹,晚上的码头闲人少了,装卸货的人却仍然多。

大船多停一天要多花不少钱,需要晚上装上船的货物在半天的时候搬出城,排队。

船上夜间卸货,货物等着天亮在运进城中。

一支支火把随风摇曳,扛工们不用看脚下,扛着货物,一步一颤地在跳板上路过。

码头上还有大架子,架子下面有敞口的笼子,货物装进去,手葫芦给吊起来,再一转向,到岸上。

需要挂钩子的更方便,船上和岸上的人绑好绳子留出扣,钩子往上一挂,起吊。

“工匠们制造的手葫芦愈发精致了。”李成器看到手葫芦有大有小。

“易弟拿出来的东西,别人用着好,必然会琢磨,加以改进,如今大唐只要有水运码头之处,定有手葫芦。”

李隆基提李易,是李易设计发明的好东西。

用铁来制造,商人们依旧无所谓,一个好的吊运工具,能加快工程进度。

商人发现好东西,传播的速度就飞快。

一个码头没有,商人过去一说别的码头如何如何,这个码头立即去学。

比起农具传播的速度还要快,务农的百姓有时习惯了之前的模式,要改变得有个过程。

商人眼中是利,一个月中搬运节省两天时间,一年能多出来将近一个月。

李成器看着杠活的人把一个麻袋片子搭在肩膀上,别人往上猡装着货物的麻袋。

一个麻袋又一个麻袋摞上,堆得高高的,此人一手搂、一手扶,歪个脖子,走在跳板上,颤抖着几下过去。

货物卸下,转头又从另一个跳板上去。

有的则是卸完货,用手抹一把脸上的汗水,拿起旁边的竹筒,在大缸里舀一下子水浇在头上。

再舀一下子仰头灌,竹筒一扔,拎麻袋片子上船。

“明天我成立成衣行联盟,先给成衣行打广告,学易弟庄子上干力气活的那种。”

李成器看民间疾苦,攥了下拳头。

他说的庄子上的服装是坎肩,布料用帆布,干活的时候没有袖子碍事。

同时坎肩部位的口子开得很大,一动起来,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