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三七意 断指谢罪(2/4)
饭不造个八九贯还算吃饭吗?再加上点什么特色菜,十几贯是常有的事!>
整个京师不能说是歌舞升平,但至少百姓安居乐业,这与世宗皇帝的励精图治有很大的关系!>
五十万两,便是五亿文钱!>
可以买到很多东西了!在辽东这种苦寒之地,想额外积累出五亿文钱可不容易!以往的双边贸易或许达到了百万甚至千万两白银的规模,但若刨掉其中的人力、物力、时间各项成本,实际上能赚到三成已经是烧高香了!>
辽东真正能从大周换到银子的基本上就是些山参、鹿茸、貂皮,其他的东西值不了几个钱。>
换不来大周的铜钱,就没法买大周的茶叶和瓷器。>
总不能为了点茶叶、丝绸、瓷器天天去抢、天天死人吧?>
只有傻子才这么干!>
除非一鼓作气征服大周!>
可是老老实实做贸易挣钱又慢又辛苦!>
一颗老参,层层加价卖到中原,确实能值几个钱。但首先从农户手中卖出去时没多少,但而且一个辽东老农一年能挖到几棵参?>
再加上冒着被猛虎吃掉的危险,有时候上山挖身一去就是一大帮人!十几个二十几个老农分一棵参的钱!>
到了中原即使卖到天价,最挣钱的也是药行!其余中间商挣点小差价,这些商人基本上还在大周王朝消费居多。>
虽然双方贸易看似公平,但财富却总是一直向一方聚集。>
老百姓没钱,朝廷收税自然也收不到多少油水。>
可是如果什么也不干,每年凭空多出五十万两白银,一百五万匹绢布,那是什么概念?>
那就意味着大辽国此后数十年里躺着就把钱挣了!>
不出一兵一卒,不费一弓一箭,坐收红利,天下自然没有这种平白无故掉馅饼的好事。这需要大辽皇帝派出精锐之师帮助大家扫荡大周、马踏中原!有舍,才有得!>
凤九霄道:“那你的意思是东瀛的人口比契丹的人口多?所以东瀛人能够接管这广阔的疆域?”>
小泉低头道:“我们的计划是在中原扶持傀儡王朝,就像契丹扶持……”他瞅了瞅刘远山,没好问直说。毕竟大家刚才还在一起品茶聊天亲密得很,转眼就翻脸不认人说北汉的不是确实有些张不开嘴。>
凤九霄一摆手道:“我知道了,你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