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跳灵官(3/5)

由戏班唱旦角的演员扮演,所扮的人物取材于道教女神仙“王母娘娘”。

头戴凤冠,身穿女红蟒袍,手持牙笏。

同男加官一样,戴一白色笑眼女面具,梨园行称之为“女加官脸子”。

而通常情况下,如两出戏一起演,排在“跳加官”之后的就是“跳财神”。

“跳财神”的表演形式分为“文财神”和“武财神”两种。

文财神取材于道教神仙比干,武财神取材于道教神仙赵公明,还有一说是西域“大回回”。

自清代中叶以后,文财神的表演形式逐渐失传,就只有跳武财神的了。

演出的时候,扮财神的演员怀抱一个大金元宝,单手整冠、抖袖、举起元宝跳跃,向左右各跳两回。

即将元宝放在堂桌上,顺手再将托盘中的字轴儿打开,给观众们展示出一副对联。

上有“福如东海”、“招财进宝”等喜庆字样,以此讨喜,获得彩声。

而所有堂会开场仪式中,要说最平淡的,应是“报台”。

通常只有昆曲戏班才有这项仪式。

报台台词的内容是根据所举办堂会的性质而决定的,不同的堂会有不同的报台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作用就如同说相声前的定场诗差不多,仅仅是念一段京白词罢了。

因此宁卫民考虑的方向相当正确。

他认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京城最典型的舞台艺术就是京剧。

再加上京剧演员的扮相、行头、盔头都是五颜六色,华丽缤纷的。

这与以东方丝绸为主题的时装发布会主题非常相符。

所以他才会主动去跟康术德请教,想尝试从传统京剧上下手来解决问题。

还别说,既然都是登台表演的形式,就必定有地方可以借鉴。

他这一问啊,果然从老爷子的嘴里,问到了他需要的答案。

照老爷子的意思,“破台”是首先可以排除的。

而“跳加官”、“跳财神”也不大合适

因为这两处开场戏虽然喜兴,也附和外国人惦记发财的心愿,但却与国家目前所提倡的精神文明不符。

今年政府正在宣传五讲四美三热爱,我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国潮1980】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八十一章 跳灵官〗地址https://wap.xbqg888.com/302/302932/182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