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严厉的追收税银政策(1/3)
柳如是念完了方大猷的自陈疏,整个人失了神。
朱由检听完方大猷的自陈疏后,只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对于方大猷这种才华横溢但又品德有亏的大贪官,他有自己的处置打算,倒也不会因为方大猷拿银子就可以让其赎罪。
“陛下!李岩上疏说,江南各府州县积欠税银的情况还是十分严重,没有地方官绅主动来国税局补缴税款,各地官府也有拖延嫌疑。”
在朱由检回到外书房处理朝政时,蒋德璟向他汇报了税收的最新情况后。
朱由检听后颇为恼怒:“这些江南官员与士绅很真是不见棺材不掉泪。”
说完,朱由检则道:“拟旨,国税局强制征税,各级官吏必须无条件配合国税局征税,如果不配合者,革职贬谪到偏远之地为小官!抗税不缴之宗族,其族长格杀勿论!其亲眷有功名者皆革除功名,流放三千两!无功名者,十年内不得参加科举!”
朱由检这一道旨意不可谓不严格。
官员配合不力就会革职贬谪到蛮荒之地,这与处死没有区别,甚至还要更痛苦。
自古以来,不知道多少文人官员因为贬谪而客死他乡。
毕竟这个时代医疗条件不发达,又都是依赖宗族社会生活,一旦背井离乡去偏远之地,大概率会死在他乡,很难活着回来。
所以,很多官员宁肯被处死也不愿意被贬谪到偏远之地。
但对于整个国家而言,将这些不听话的文官贬谪到偏远之地则是改变偏远地区落后状况,促进文明一统的不二法宝。
毕竟这个时代的文官就相当于知识分子。
贬谪文官到偏远之地,就相当于让知识分子下乡。
这样既能带动落后地区的教育状况,也能改变落后地区的生产力落后的情况,最重要的是促进汉化,促进改土归流。
有利于落后地区的稳定与发展。
对于国家而言,是有长远利益的。
要是听凭这些文官自愿,自然没几个有才能的文官愿意去这些地方。
通过贬谪强制其去这些地方造福百姓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当然。
流放这些士族子弟,也就相当于迁徙这些富户到偏远地区,和贬谪文官到偏远地区是一个目的,都是要在惩罚这些不听话的既得利益者的同时,也能改变偏远地区的落后情况,加强华夏文明对这些地区进行更深度的同化作用,从而消弭内部民族矛盾。
如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穿撩人:失足boss拯救计划
大夏镇夜司
总裁慎爱
一派天师
父后,让偶亲薄下
鉴宝天眼
灼灼桃花色
秦少就是喜欢你啊
取消我高考?研发六代战机震惊科学界!
全球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