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父子(2/2)
们母子!”
其他大臣立在殿前,无人帮她言语,就连上官博也没有开口。
萧弘站在台阶上,无波无澜地看了她一眼,这一眼没有他往日的谦让隐忍,也没有应有的胜利得意,只是全无感情,就像在看将死的蝼蚁。
李济风抹着眼泪随后从里面走了出来,站定,扬声宣布:“圣上……驾崩!”
贵妃如遭雷击,瞬间软倒在地。
萧弘语气平静地对她身旁的宫女道:“好生照顾娘娘,圣上喜欢她明艳照人,入殓那日莫要让父皇看见她这张脸失望。”
贵妃面如死灰一动不动,最后几乎是被宫人给拖着离开了蓬莱殿。
“上官丞相,”萧弘走到上官博面前,伸手虚扶了正要行礼的他一把,“全弟的病可大好了?父皇的丧仪我希望他能来,毕竟父皇生前最宠爱的便是他,他既没有见到父皇最后一面,临走前总不能不给父皇磕个头。”
上官博哪里听不出他的意思,便道:“回殿下,听闻晋王再过两日便能下床走动,想来参加丧仪是无妨的。臣也已让人安排护送晋王去封地的卫队了。”
萧弘看着他,似有些疲惫地牵了牵唇角,语带三分敬重地道:“辛苦了。”
天丰帝驾崩的消息传来时,云澄正在禅房里抄经,闻言只是淡淡“嗯”了一声,并无什么特别的反应。
来人又道:“殿下说,请郎君早做准备,登基大典后便会派人来接郎君回东宫暂住。”
“知道了。”云澄笔下未停,游走从容。
报信的人刚离开,便又有人来敲了门。
“苦瓜大师。”江流笑着将对方让了进来。
穿着粗布僧衣的老僧摸着下巴上的三寸花白胡须,将意味深长的目光投向了刚刚放下笔从案后走出来迎他的云澄,半笑道:“大慈寺这浅滩看来终是要留不住云郎君了。”
云澄走到他面前,笑着抬手施了一礼:“大师,请坐。”
老僧也不客气,转身径自走到窗前的竹榻上盘膝坐了下来,问他:“我很好奇,你是如何知道先帝所定的一月期限是在考验太子?”
云澄亲手给他倒了杯茶递过去,娓娓道:“若先帝有意废太子,那这一月之期便太过多余。他之所以始终下不定决心,无非是担心失败之人会不容于得胜者。但为君者,除了父子之情更有帝王之责,储君的人选关乎大盛朝江山社稷,倘若有人德不配位,在他眼皮底下便已不安分,他又如何能放心。”
“所以,晋王打着父子亲情的旗号返京,太子便比他多表现出一重手足之情?我就说他怎会如此沉不住气闹得人人皆知他被贵妃呵斥逆上。”老僧叹道,“现在想来也应是你让他激贵妃按捺不住出手,就是想让先帝知道晋王一党已到了怎样跋扈的境地,倘若晋王继位,必会受如此强势的外戚干政,再加上上官博等人,恐怕社稷难安。”
云澄淡淡笑了笑,算是默认。
“你还算到了先帝对先皇后的意难平。”老僧直视着他,忽而正色说道。
“是您告诉我的,”云澄从容迎着他的目光,“先帝在先皇后服毒自尽后曾于当夜问过您:观星看天,可能问人真心?是么,太常卿大人。”
“我早知你不会是无缘无故来这大慈寺修行。”老僧神情复杂地一笑,默然片刻,充满嘲讽意味地摇了摇头,“他当初不曾相信皇后的清白,如今以为自己信了太子,便不曾欠另一人了么?”
他说完,笑着摆摆手,如饮酒般拿起面前茶杯将杯中水仰头一饮而尽。
然后他复又看向云澄,良久,似有些感叹地道:“我知道太子登基之后必会重用于你,以你的性情也绝不会甘于在这里等死,只是玄明,你虽心怀天下抱负,但却从不怜世人——如此之你,要做一个真正的经世之臣恐怕还有距离。”
云澄闻言却仍是不气不怒,反而一笑,说道:“我怜世人,世人谁可怜我?世间数载匆匆,今日之世人亦非来日之世人,余若身死自当陨灭,何不可为这天下留史书一笔,闻达千秋。”
老僧愣了愣,苦笑道:“那我只能寄希望于有朝一日,会有人可令你明白情之一字绝非利弊衡量可比。”
“如此损性伤神之事,”云澄笑笑,举杯道,“还是敬谢不敏罢。”
本章已完成!
阴阳同修
长月浩浩
被王爷赐死,医妃潇洒转身嫁皇叔
太子缺德,妃常辣
重生七十年代斩妖除魔
高武:叛出家门后,成人族守护神
婚不顾身
氪金大佬的自我修养[综]
快穿之苏天下
穿成五个大佬的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