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请旨(2/3)

听了邵伯悌之言,大兴县令吴岳秀也立即敲边鼓道:“邵大人,如今民声如沸,确实不宜操之过急。”

同时他心中暗道,“这邵伯悌倒也不傻,若翻出来顺天府,倒出来的可能不止一个好缺哩。”

邵城脸色煞白,眼珠冒着火苗子道:“大兴县只管收无人领的尸首到泽漏园,宛平县只管人头悬杆示众,其他非你二人所宜言也。”

这两县令每次到西市来确实就这两项任务,其他的与之无关。吴岳秀碰了硬钉子,讷讷不言。

邵伯悌却排众而出,指着法场周围议论纷纷的百姓,厉声道:

“邵大人,皇上登基以来,施政变法只讲一个‘民’字,前几日批答奏章,还有‘天下之治乱,不在制度之更张,而在万民之忧乐。’等语——这死囚喊出‘天牢冤案’,若不问究竟一刀下去,将朝廷置于何地?!”

“天牢正在刑部该管——邵大人这牌子扔下,也将处嫌疑之地!”

吴岳秀旁观邻县邵伯悌铿锵有力的发言,听得呆了,心中天雷滚滚。心中暗道:“这家伙吃错药了?”

这大兴、宛平乃天子脚下县治,从大明开国就从税赋、人口、捕盗等各种考核项目上就一直存在严重攀比现象,县令的关系就没好过,角色定位就是谁也不服谁。

但如今吴县令为邻县邵伯悌暗暗伸出大拇指,并悄悄写了个服字。都是读圣贤书的,邻县邵老弟确实做到了身体力行,这境界高~

吴岳秀虽然佩服,但仍然做锯嘴葫芦,一声不出,看邵城如何答复。

邵城盯着邵伯悌,面上毫无表情,沉吟一下方道:“按制度,死囚临决前可申诉冤情都是说自家,没有过替别人伸冤的故事和例子。今日冬决难道就因为他这句话误了时辰?”

“何不留他一个,其余的照常?”

邵城听了邵伯悌的话,皮笑肉不笑的道:“留下今日例子,此后法场都是替别人鸣冤之辈,你担不担得起另说,本官却要吃上挂落——我何苦来?”

邵伯悌见他吃了秤砣铁了心,也知道今天这场合邵城最大,摇了摇头道:“既然邵大人不许——那本官出去,听听那裘喜子说些什么。”

“邵大人,历来法场上没有这般章程。本官不许。”

邵伯悌与之交锋到此处,心里已经雪亮,这裘喜子喊出来的事儿必然牵涉到邵城——若非如此,邵城绝对不会做出如此反应。

站在一旁的吴岳秀和那锦衣卫堂官也觉察出邵城不对劲,但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万历新明】最新更新章节〖第三百一十一章 请旨〗地址https://wap.xbqg888.com/327/327030/320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