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召见(2/3)

而纵其子。王杲在京师被剐,皇帝和朝廷都消了气。

李成梁之后再慢慢消遣王杲的残余势力,直到万历九年,才攻杀阿台,彻底覆灭了王杲的残部。

这期间,阿台接收了王杲的势力,不断给他提供军功;而利用阿台,李成梁也威慑着跟他做买卖的海西王台——他就像压在女真各部身上的一座大山,永远主导着辽东各方势力涨消。

......

本时空,随着朱翊钧参与军政边事,万历二年辽东的两次战争,结果和原时空大异,不到一年即轸灭王杲所部。

不是李成梁不想放王杲一条生路,而是战争的主动权已经不在他手中。

朱翊钧在年初玩的那一把“运筹帷幄”,也是在对辽东明军的实力和建州部的军事力量进行了全面了解和判断之后,才做出的决策。

李成梁接了表面是“信”,实质是“旨”的方略后,不敢再玩花活,故一战就成其大功,第二次就把王杲打的灰飞烟灭。

古勒城之战,若李成梁能主导战局,他绝对不会完全灭掉王杲,只会给他沉重一击,削弱建州部的实力,维持女真各部均衡。

但是朱翊钧此时已经定下了治辽方略,派了御马监用火油烧城,没给李成梁任何放水的机会。

在原时空,李成梁灭了王杲后,接着扶持努尔哈赤,走的是和养王杲一样的路子。但是万历帝后来看的明明白白,对李成梁已经忍无可忍,先将之免职,后来又把李家军拆的七零八落。

在万历二十六年,李如松被李平胡这个李成梁的干儿子陷于死地,在与鞑虏的交战中阵亡,背后隐隐约约就露出万历皇帝的影子。后人从李平胡陷主将于死,却多次加官进爵这一奇怪的历史记录上,大致能摸着一点隐藏在文字后面的勾心斗角,遥想出李成梁和大明之间的恩怨情仇。

而李如松的死,彻底消除了李成梁仅剩一丝的家国、忠君思想。以万历三十四年,复职后的李成梁裁撤宽甸六堡,亲手毁掉了建州统一东北的最后一道屏障,在大明本来就千疮百孔的肌体上,撕开了一条不断失血的大伤口,并最终断送了最后一个汉人封建王朝。

......

本时空的此时,李成梁担任辽东总兵的时日尚短,“养虏自重”的战略思想刚刚萌发,还没有在实践中彻底成型,朱翊钧还有机会把李成梁给扭过来,而抽掉他的财源是第一步。

被张居正一顿揉搓,李成梁明白朝廷早有整肃之意,不过是优容功臣而已。感念之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万历新明】最新更新章节〖第九十五章 召见〗地址https://wap.xbqg888.com/327/327030/95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