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官方泄密(2/5)

尽量摆脱国际义务,只想要用最小的代价来维持帝国的架子不倒。

从结果上来,梅特涅首相“裱糊匠”的工作干得还不错,利用维也纳和会的机会,他转身成为了欧洲的仲裁者,实现了新时代的大国平衡,而奥地利赖以生存的环境,就是“各大国互相牵制”的平衡状态,一旦平衡被打破,无论是谁打破的,都将成为危及帝国的灾难。

特蕾莎无法预知后面的历史,所以并不知道,后来的奥地利是处于“平衡全面崩溃”的绝望处境,先是1859年法国率先打破平衡主动对奥地利开战,而后是1866年普鲁士倾力一击最终打垮奥军,而到最后,俄罗斯帝国又成为了它最可怕的敌人,为了巴尔干甚至引发了世界大战,然后俄罗斯人在1916年彻底摧毁了奥地利帝 队。

这三次巨大的失败,来自于不同的方向,但是每一次奥地利都只能承受耻辱的失败,这个老大帝国确实在新时代民族主义国家的冲击之下,难以招架,只能小心翼翼地维持架子不倒。

哪怕不知道后面的历史,特蕾莎也知道为什么大使,以及他背后的梅特涅会想尽办法和自己套近乎,因为他们太渴望维持“平衡”了。

而法国和英国最近的暗中接近,也自然会引起梅特涅的高度警觉,他想要知道这两个国家到底进行了什么样的内幕交易。

其实,梅特涅并不在乎什么比利时,因为在1815年维也纳和会上,梅特涅主动允许荷兰吞并比利时,并且把莱茵兰交给了普鲁士,已经事实上主动放弃了对西北欧洲的影响力。

他这么做,是因为哈布斯堡已经受够了三百年来一直和法兰西交战的历史,这是难以承受的负担,所以转而想要让荷兰和拿到了莱茵兰的普鲁士来充当防卫法国的第一线哨兵(同样充当哨兵的还有拿走了热那亚的撒丁王国)。

梅特涅只是担心比利时被切割之后,法国东北角的包围网出现了一个难以弥合的缺口,所以才会为此着急上火,希望能够继续维持他苦心经营的欧洲平衡。

说到底,虽然奥地利人已经主动放弃了它曾经最富有的领土,也放弃了曾经的神圣罗马帝国,但作为一个欧洲大国,它却又不可能甘心主动放弃大国的形象,它需要一个“大国形象”,所以它希望在重大事务当中不被缺席。

当然,奥地利对外演出一个大国形象,很多时候并不是为了震慑住外国,因为外国君主们知道它根本无法对抗自己,它是为了震慑住国内,准确来说,是震慑住时时刻刻都对帝国心怀异志的匈牙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雏鹰的荣耀】最新更新章节〖35官方泄密〗地址https://wap.xbqg888.com/331/331999/980_2.html